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羽毛球男子专业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9 13:12
羽毛球作为一项以快为核心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运动员具备快速的位移能力是赢得比赛关键要素之一,快速的启动速度与变向能力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下肢爆发力作为基础,因此探究提高羽毛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有效训练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羽毛球男子专业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结合羽毛球专项步法测试检验其训练效果,以期为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验法为研究方法,将16名羽毛球男子专业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对两组进行8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与负重抗阻训练,实验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下肢爆发力指标与羽毛球专项步法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立定跳远、纵跳摸高、立定三级跳远、单足跳远以及横向跳远五项下肢爆发力指标组内对比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由此说明本文设计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方案和对照组采用的负重抗阻训练都能够有效发展羽毛球男子专业运动员下肢爆发力。2.实验后实验组两边摸线与四角摸线两项羽毛球专项步法指标组内对比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场地
122.2.4.2实验对象与分组本研究选取北京市羽毛球队16名男子专业运动员为实验对象,所选实验对象竞技水平等级均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接受羽毛球专业训练十年以上,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多年比赛经验且1RM深蹲达到自身体重1.5倍。根据研究需要,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训练年限、1RM深蹲等指标进行测量和统计。图2实验对象招募过程表5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信息差异性检验组别年龄/岁身高/cm体重/kg训练年限/年1RM深蹲/kg实验组19.50±1.20180.50±5.5569.38±6.1913.25±1.04120.00±6.55对照组19.75±1.04179.00±4.2870.75±7.5013.88±0.99121.25±5.18p0.6620.5550.6950.2380.678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录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21.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表5的检验结果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身高、体重、训练年限和1RM深蹲方面各项p值均大于0.05,说明两组的各项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样本同质可比。2.2.4.3实验整体进度安排本次实验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实验方案整体进行设计,包括确定实验对象、筛选反映羽毛球男子专业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评价指标以及能够较好提高下肢爆发力水平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手段和设计训练方案等。第二阶段进行预实验以及实验前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对象分组、统计实验对象信息、讲解训练手段、实验前测等。第三阶段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第四阶段进行实验后测并统计数据,实验流程见图3。
13图3实验流程2.2.4.4实验测试指标选取2.2.4.4.1训练前下肢力量评估进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要求训练者有良好的下肢力量基础,运动员最大负重深蹲重量达到自身体重的1.5至2.5倍才能进行跳深等训练,否则可能会导致在训练过程中受到运动损伤[55]。并且为了解实验对象下肢力量水平以便安排合理负荷,实验之前应对实验对象进行必要的下肢力量评估。测试方法:1RM深蹲测试。测试器材:深蹲架。测试方法:受试者在进行充分热身活动后,以预估1RM的50%进行热身,次数不超过10次,然后休息1分钟。第二组以预估1RM的70%至75%进行3至5次,然后休息2分钟。第三组应以1RM的85%至90%进行2至3次,然后休息2到4分钟。接下来尝试1RM深蹲,根据前三组的经验,决定尝试1RM的负荷,若1RM有成功完成,休息2至4分钟的时间,增加5至10KG的重量,然后再尝试一次。若不成功的话,休息2至4分钟,减掉5至10KG的重量,然后再尝试一次。受试者需继续增加或减少负重直到能够完成1RM深蹲。2.2.4.4.2下肢爆发力评价指标下肢爆发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充分根据羽毛球专项特征并考虑到实验对象训练水平,评价指标要能有效反映羽毛球男子专业运动员下肢爆发力且符合专项竞技能力的需要。通过查阅下肢爆发力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参考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测量与评价》,初步选取10种测试方法作为本次实验中羽毛球男子专业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评价指标。指标初步选取后通过向有关专家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进行访谈,获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生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练习方法与教学[J]. 史衍,尹军. 体育教学. 2019(09)
[2]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J]. 李奕臻.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04)
[3]肌肉“拉长—缩短周期”运动理论及其在爆发力训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李志远,虞松坤,杨铁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9(03)
[4]论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 曹小祥. 安徽体育科技. 2017(01)
[5]一个训练实践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议题——对Plyometrics的综述[J]. 姜宏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1)
[6]阻力训练及超等长阻力训练对下肢肌肉活性和力量的影响[J]. 井兰香,刘宇,田石榴. 中国体育科技. 2011(06)
[7]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 夏煊泽.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1(03)
[8]篮球运动员8周负重超等长训练后下肢及髋、膝、踝关节动力学和刚度变化[J]. 井兰香,刘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0(04)
[9]跳深练习对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实证研究[J]. 田彤.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02)
[10]不同高度、间距组合跳深练习对踏跳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 部义峰,李世明,熊安竹,韩静.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跳深时下肢肌肉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D]. 周家颖.上海体育学院 2008
硕士论文
[1]6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优秀男子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D]. 刘也.北京体育大学 2019
[2]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爆发力的实验研究[D]. 俞振刚.首都体育学院 2019
[3]中国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专项素质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D]. 陈金.北京体育大学 2018
[4]两种最大力量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D]. 郑世豪.北京体育大学 2017
[5]向心结合离心训练对提高羽毛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实验研究[D]. 李好.成都体育学院 2017
[6]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速度灵敏影响的实验研究[D]. 程亚华.北京体育大学 2017
[7]振动训练对羽毛球专项学生下肢爆发力影响的研究[D]. 方睿健.北京体育大学 2015
[8]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汪俊杰.北京体育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44478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场地
122.2.4.2实验对象与分组本研究选取北京市羽毛球队16名男子专业运动员为实验对象,所选实验对象竞技水平等级均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接受羽毛球专业训练十年以上,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多年比赛经验且1RM深蹲达到自身体重1.5倍。根据研究需要,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训练年限、1RM深蹲等指标进行测量和统计。图2实验对象招募过程表5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信息差异性检验组别年龄/岁身高/cm体重/kg训练年限/年1RM深蹲/kg实验组19.50±1.20180.50±5.5569.38±6.1913.25±1.04120.00±6.55对照组19.75±1.04179.00±4.2870.75±7.5013.88±0.99121.25±5.18p0.6620.5550.6950.2380.678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录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21.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表5的检验结果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身高、体重、训练年限和1RM深蹲方面各项p值均大于0.05,说明两组的各项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样本同质可比。2.2.4.3实验整体进度安排本次实验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实验方案整体进行设计,包括确定实验对象、筛选反映羽毛球男子专业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评价指标以及能够较好提高下肢爆发力水平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手段和设计训练方案等。第二阶段进行预实验以及实验前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对象分组、统计实验对象信息、讲解训练手段、实验前测等。第三阶段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第四阶段进行实验后测并统计数据,实验流程见图3。
13图3实验流程2.2.4.4实验测试指标选取2.2.4.4.1训练前下肢力量评估进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要求训练者有良好的下肢力量基础,运动员最大负重深蹲重量达到自身体重的1.5至2.5倍才能进行跳深等训练,否则可能会导致在训练过程中受到运动损伤[55]。并且为了解实验对象下肢力量水平以便安排合理负荷,实验之前应对实验对象进行必要的下肢力量评估。测试方法:1RM深蹲测试。测试器材:深蹲架。测试方法:受试者在进行充分热身活动后,以预估1RM的50%进行热身,次数不超过10次,然后休息1分钟。第二组以预估1RM的70%至75%进行3至5次,然后休息2分钟。第三组应以1RM的85%至90%进行2至3次,然后休息2到4分钟。接下来尝试1RM深蹲,根据前三组的经验,决定尝试1RM的负荷,若1RM有成功完成,休息2至4分钟的时间,增加5至10KG的重量,然后再尝试一次。若不成功的话,休息2至4分钟,减掉5至10KG的重量,然后再尝试一次。受试者需继续增加或减少负重直到能够完成1RM深蹲。2.2.4.4.2下肢爆发力评价指标下肢爆发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充分根据羽毛球专项特征并考虑到实验对象训练水平,评价指标要能有效反映羽毛球男子专业运动员下肢爆发力且符合专项竞技能力的需要。通过查阅下肢爆发力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参考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测量与评价》,初步选取10种测试方法作为本次实验中羽毛球男子专业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评价指标。指标初步选取后通过向有关专家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进行访谈,获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生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练习方法与教学[J]. 史衍,尹军. 体育教学. 2019(09)
[2]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J]. 李奕臻.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04)
[3]肌肉“拉长—缩短周期”运动理论及其在爆发力训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李志远,虞松坤,杨铁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9(03)
[4]论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 曹小祥. 安徽体育科技. 2017(01)
[5]一个训练实践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议题——对Plyometrics的综述[J]. 姜宏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1)
[6]阻力训练及超等长阻力训练对下肢肌肉活性和力量的影响[J]. 井兰香,刘宇,田石榴. 中国体育科技. 2011(06)
[7]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 夏煊泽.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1(03)
[8]篮球运动员8周负重超等长训练后下肢及髋、膝、踝关节动力学和刚度变化[J]. 井兰香,刘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0(04)
[9]跳深练习对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实证研究[J]. 田彤.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02)
[10]不同高度、间距组合跳深练习对踏跳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 部义峰,李世明,熊安竹,韩静.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跳深时下肢肌肉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D]. 周家颖.上海体育学院 2008
硕士论文
[1]6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优秀男子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D]. 刘也.北京体育大学 2019
[2]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爆发力的实验研究[D]. 俞振刚.首都体育学院 2019
[3]中国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专项素质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D]. 陈金.北京体育大学 2018
[4]两种最大力量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D]. 郑世豪.北京体育大学 2017
[5]向心结合离心训练对提高羽毛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实验研究[D]. 李好.成都体育学院 2017
[6]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速度灵敏影响的实验研究[D]. 程亚华.北京体育大学 2017
[7]振动训练对羽毛球专项学生下肢爆发力影响的研究[D]. 方睿健.北京体育大学 2015
[8]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汪俊杰.北京体育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44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4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