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的课堂参与结构
本文关键词:设计有效的课堂参与结构
【摘要】:影响课堂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单纯的技术设计并不一定能带来教学效果的提升。将长期被教育技术研究者忽视的参与结构这一隐蔽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社会性因素,纳入到整个课堂活动系统中来加以研究,是当今学习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根据由IRE、IARE互动结构和学习内容问题空间组成的一个整合性课堂参与结构原型来设计科学课堂,对于帮助教师促进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参与科学探究是一种积极尝试,同时这也是走出技术中心设计视界,创建有效互动课堂的一种设计研究的本土尝试与实践。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关键词】: 参与结构 设计研究 科学课堂 学习科学
【基金】: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教育技术学”专项资助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毫无疑问,信息技术在过去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很多研究表明,技术在真正支持学习者的学习和提升教育质量上却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1]梅耶(Mayer)认为,早期的多媒体学习和教育技术研究重点关注技术本身,这种技术中心的方法是导致技术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南昌;;面向课堂情境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静悦;;基于“对话”理论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2 唐金贵;;浅析石油开采企业安全培训问题[J];安全;2009年07期
3 李珂;;因特网辅助外语写作测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李红英;王喜海;;回归童年:幼儿园教学改革的应然选择[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柳瑞明;;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王涛鹏;;《美术作品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白洁;;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8 万东升;张红霞;;美国2010《科学教育框架(草案)》述评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9 胡瑾;杨蔚;;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发展的思考[J];才智;2009年13期
10 刘晓平;牛晓林;;学习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昌送;;突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朱淑敏;;“小神农”课程播种科学梦想——曹王小学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3 娜仁;汤汇道;刘志迎;;情境认知理论在产业经济学实验软件开发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情景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慕海;面向动态情境的信息推荐方法及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玉清;网络学习社群的信息聚集与推送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海明;个人学习环境的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坤;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概念模型、测评方法和教育干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淼;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曲秀芬;基于UC和Blog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小男;信息技术环境下再论数学启发式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同柏;有效教学课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兆海;创新推广共同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项永芳;建构主义视野下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綦胜联;英语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分析与培训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梅;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恒威;盛晓明;;认知的具身化[J];科学学研究;2006年02期
2 杨南昌;;基于设计的研究:正在兴起的学习研究新范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南昌;刘晓艳;;学习环境的社会结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2期
2 王佑镁;;寻找教育研究丢失的一把钥匙——《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简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3 梅洪元;跨跃中的成长──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概况[J];建筑学报;1998年07期
4 张倩苇;张笑欢;;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设计研究——以河流城市为案例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9期
5 肖飞生;;教育装备成本—效益调查分析系统的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20期
6 杨南昌;;设计研究的过程模式分析:整合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1期
7 王佑镁;;信息技术支持知识建构:层次模型与效果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6期
8 左璜;;西方研究性学习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9 ;《论学习—学习科学与学习指导的探索》一书出版[J];中国高教研究;1993年01期
10 李景岳,陈竹;学习科学的兴起与建立[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素敏;;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在教育游戏研究中的应用[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周之良;;研究学习科学,,改善学习状况[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3 李荐;;友善用脑——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习科学的新发展[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4 胡凡刚;刘永琪;;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5 陈强;郭寿生;;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学习学”思想初探[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耿建民;;多媒体外语学习软件的设计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涂慧君;;初探民族文化的当代转换——云南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计研究[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李林英;;学习论和导学之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9 顾新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10 何伟东;;我的学习故事[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幼儿教育周刊》编辑部;思想的碰撞 学习的革命[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陈月飞 任松筠;别看书包有多重 要看里面装什么[N];新华日报;2009年
3 主持人 陈熳;来自美国的教育之声[N];黄石日报;2011年
4 尚贤;民进河南省委贫困乡村支教扶贫不遗余力[N];人民政协报;2005年
5 教育部副部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钰;要学习科学[N];中国妇女报;2001年
6 韦钰;学习科学视角下的探究式科学教育(上)[N];大众科技报;2010年
7 ;学习科学史的意义[N];文汇报;2003年
8 韦钰;学习科学视角下的探究式科学教育 下[N];大众科技报;2010年
9 李 茂;教育改革要多一些科学精神[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刘曼(北京育才学校);穿梭e时代的美丽[N];中国艺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美;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师卫华;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周仕东;科学哲学视野下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玲;运用知识地图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硕;《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小巧;教育主题网站中的文字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章瑾;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红艳;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教学交往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6 许伟荣;高校生活服务建筑的复合化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9年
7 喻东丽;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世洪;自主学习课件的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玲;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的设计与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志梅;中小学教师的技术接受性干预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53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5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