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论大规模在线教育的政策选择

发布时间:2017-11-07 03:16

  本文关键词:论大规模在线教育的政策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MOOCs 在线教育 教育政策


【摘要】:大规模在线开放教育是在线教育发展的新形态,它很可能引发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在线教育发展面临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教师权益以及文化差异等一系列法律和政策问题,可以从知识目标、支持类型、政策执行等三个维度进行政策分析,并从大学内部政策和政府公共政策两方面加以应对。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政策研究室;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近来,随着斯坦福、哈佛、MIT等世界名校的主动参与,大规模在线开放教育引起了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也纷纷把目光聚焦到这一新兴领域。正如互联网同经济结合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样,在线教育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也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雅娴,苏竣;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及其在我国软件产业中的应用[J];科研管理;2001年04期

2 徐大可,陈劲;创新政策设计的理念和框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沁生;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的非技术因素影响分析初探[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2年01期

2 严北战;;我国自主创新宏观管理激励机制及其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0期

3 智强;高一芳;;促进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政策工具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J];公共管理评论;2011年01期

4 汪涛;安暄;;科技政策文本编码体系构建及北京市科技政策扫描[J];技术经济;2011年05期

5 汪涛;安暄;;类定量化科技政策文本分析框架构建及北京市科技政策演进分析[J];技术经济;2011年06期

6 李栋亮;郑海涛;;广州自主创新政策环境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9期

7 方秀文;龚建文;龙云凤;李朝庭;;广东创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12期

8 赵林海;;基于创新系统理论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3期

9 胡明铭;徐姝;;我国区域创新壁垒分类、测度及其政策反应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10 赵筱媛;苏竣;;基于政策工具的公共科技政策分析框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筱媛;苏竣;;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公共科技政策分析框架研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2 李凡;刘沛罡;;中外技术创新政策比较研究框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民生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继琴;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郝莹莹;欧盟科技政策及其区域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明铭;区域创新系统评价及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付智;江西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6 杨利锋;产业创新系统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理论、方法与政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邓练兵;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莉;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国光伏产业政策文本内容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2 施丽萍;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程啸天;政策工具视角下的中国风电产业政策文本内容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4 温二丽;区域创新政策效果比较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高伟;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探析[D];东北大学;2009年

6 宋卓君;天津经济开发区创新政策实施状况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于红;区域环境保护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潘金刚;企业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9 齐敦品;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姚静洁;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特征和实施效果分析[D];东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天行;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J];软件世界;199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外传媒速览[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4期

2 李桂云,李轩仪;追寻在线教育理想状态——本刊执行主编与东软集团副总裁、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温涛对话[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8期

3 ;国际资讯[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0期

4 刘畅;;台港澳地区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情况的比较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7年05期

5 王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刘洋;;《真知探索》——教育游戏新世界[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03期

7 孙文龙;;英国保守党的教育政策[J];外国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8 朱镜人;;战后影响西德教育政策的因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9 谈松华;当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特征及教育政策的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1997年06期

10 曾天山;教育政策研究刍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熊亚;;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冯永庆;;试论教育在构建和谐垦区中的地位和作用[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淇;李景勃;;西部大开发教育政策分析及其前景展望[A];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跨越——科技要支撑贵州更快更好发展:贵州省决策科学研究会、贵州省科技情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建忠;;赞比亚独立以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若干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熹;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葛洪才;以公平理念审视教育政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贺春兰;关心现实问题、关怀弱势群体、关注制度创新[N];人民政协报;2003年

4 袁振国;全面建设小康:教育政策选择的重点与难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朱四倍;择校考量政府教育政策[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杨金溪;“最猛教育政策”能否影响全国[N];中国财经报;2007年

7 王柏玲 何连弟 姜澎;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N];文汇报;2000年

8 孙霄兵;农村教育政策的弱势局面开始改变[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朱金花;公平视角下教育政策理念转向[N];吉林日报;2005年

10 邓聿文;谁制造了中国的教育差距[N];友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举;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7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巧云;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8 程细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凌远宏;私人基金会在美国教育上的角色和作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康琪;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50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150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e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