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性别角色教育相关概念及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11-11 15:20

  本文关键词:性别角色教育相关概念及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性别角色 性教育 性别角色教育 认知心理学 教材


【摘要】:文章从性教育与性别教育的异同切入,对性别角色教育的一些相关概念作了一定的阐述,主要澄清了性教育与性别教育、性别教育与性别角色教育等概念;并对国外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等不同学科视角以及综合性视角作了一定的归类和阐述。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79
【正文快照】: 《光明日报》2011年8月13日报道:“日前,《北京市中小学性教育大纲实践研究》课题校的一本小学校本教材《成长的脚步》,因其性教育内容被认为‘过于大胆’,引来铺天盖地的争议。《北京日报》报道,这本名为《成长的脚步》的性教育试点教材,按小学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文;王国霞;赵莹;;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胡江霞;论“因性施教”及其实施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3 李立娥;;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述评[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4 梁凤华;;性别角色教育——论性别双性化教育的社会适应性[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吴维屏;;国外学校性教育研究和实践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年11期

6 朱莉琪,方富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8年04期

7 于晓晴;;性别角色发展的生物学理论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启示[J];幼儿教育;2011年12期

8 丛中笑;浅析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基本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海燕;李闻戈;刘朝晖;;倾听“边缘”的声音,关注女生的成长——我国维吾尔族女童教育的访谈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李清雁;;女性主义对师生关系的阐释[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3 刘文菊;;论社会性别意识与大学语文教育[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甘开鹏;;从学校教育看儿童性别社会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杨斐然;;从儿童社会性发展看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目标[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6期

6 臧传鹏;靖国平;;教师应积极促进学生“双性化”人格的形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7期

7 李曙光;郑艳;;社会转型期儿童新型社会人格塑造模式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刘双;张向葵;;儿童早期自尊的行为观察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2期

9 杜二敏;;论男女两性的共同解放及共同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孙国锋;孙玉珠;;金陵女子大学历次学生运动回顾1915-1951[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红;;性别视野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李立娥;;试析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性别环境与途径[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郭红霞;樊慧英;;改革开放三十年女性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报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姜云飞;;独立与传统:“80后”性别角色的双重标准[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4 葛喜平;中国传统女性性心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张野;3-12岁儿童个性结构、类型及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杜燕红;儿童特质理解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香花;中韩女性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小李;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文斌;体验性儿童玩具设计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韩凤仪;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傅瑜;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概率统计认知水平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庄莉贤;小学语文教科书性别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亚楠;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霜;针对学生性别差异的高中地理教学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宇;幼儿园幼儿故事书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东妮;笑着长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媛媛;中国汉族民间服饰的情感寓意在当今童装中的融入性设计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卢勤,苏彦捷;性别角色与基本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蒋凌燕;;当代美国青少年性教育的两大模式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4 邹萍;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5 李方强,郑寒芳;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4期

6 张淑燕;赵继伦;;和谐社会构建与情感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盖笑松;杨世君;孙蕾;;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分析与促进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魏国英,陈雪飞;家庭文化对青少年性别刻板印象形成的影响[J];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01期

10 陈再跃;;西方学校青少年性教育的启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若水;[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宫亚男;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丑荣之;性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内容[J];教育评论;1994年03期

2 杨其加;;美国中学的性教育[J];婚育与健康;1998年03期

3 田淑琴;性教育课堂——何以让学生和家长都不买账[J];家庭与家教;2003年11期

4 李琳;性学专家:坦诚与孩子谈性[J];独生子女;2004年07期

5 杨绍彤;;苏联的性教育[J];国际观察;1985年02期

6 肖飞飞;;《中小学性教育指南》简介[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9年04期

7 韦兴昌;大学生性教育势在必行[J];广西高教研究;1996年01期

8 赵君;;五岁,性教育启蒙的最佳时期——幼儿园的性教育实践[J];祝您健康;1998年04期

9 留赢;;性要怎样说出口[J];家教指南;2002年04期

10 ;我谈“性教育”[J];少年文摘;200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过保禄;;试论以权利为导向的青少年性教育[A];江苏省性学会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张华;;青少年性教育的必要性[A];江苏省性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宋京晶;;浅谈青春期性教育的目标与实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左U,

本文编号:1171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171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b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