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浅析成人教育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11-12 03:08

  本文关键词:浅析成人教育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成人教育 网络教学 构建


【摘要】:构建成人函授、业余教育的网络教学模式,即学员的个别化自主学习,这是当前越来越讲究效率的时代的必然趋势。如何打造成人教育网络教学模式成了当前成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教师、教学资源、学习文化和教学支持"系统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成人教育网络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传媒技术来谋求更快速、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的一大好处就是跨时空和跨时间,真正做到不受空间和实际的限制。因为网络教学具有时空性、远距离、大容量、交互式的特征,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渭生;心理弹性结构及其要素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沈烈敏;;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弹性研究初探[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3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4 杨欣;陈旭;;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波;方明;;农科类贫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田宝伟;郑日昌;吴九君;;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形容词量表的编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刘恋;葛喜平;;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2期

4 孙瑞琛;刘文婧;贾晓明;;“5.12”汶川地震后抗逆力的个案研究——来自精神分析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王双全;;探析心理弹性研究及其教育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6 吴世韫;严燕;;大学生心理弹性状况的调查[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7 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1期

8 周海波;;从人格弹性谈大学生心理健康[J];时代教育;2007年29期

9 周斌;甘华良;;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教育干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8期

10 陈露露;彭李;唐棠;李敏;;妇科癌症患者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燕;王斐;潘益中;;婚恋弹性概念重构及作用初探[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2 刘得格;时勘;孙海法;龚会;;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对危机事件的抗逆力模型探索[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阳毅;贺莉君;;企业员工复原力量表的初步编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立;员工工作友情、心理资本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艳波;意外创伤者的创伤后成长及其干预模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惠青山;中国职工心理资本内容结构及其与态度行为变量关系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燕;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裴元庆;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玲;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沈晔;知识型员工职业韧性及其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徐家华;大学生心理弹性问卷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欧阳翠云;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冀建伟;关于增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教学案例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俊波;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克;优势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抗逆力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苏琦;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相关的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2 郑剑虹,黄希庭;自强意识的初步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3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4 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年08期

5 于肖楠,张建新;D型人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6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7 钟建安,张光曦;进化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8 叶浩生;进化心理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9 张向葵,于肖楠;处于不支持行为压力下的下岗人员的心理中介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岑道权;黄运兵;;浅析我国网络教育环境的应用[J];沧桑;2009年05期

2 章玳;;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的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3 刘曙东;张敏;;梁漱溟教育思想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汪洋;;孔子与成人教育[J];现代远距离教育;1985年05期

5 吴光普,张学玲;东莞市成人教育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6 孔凡俊;殷晓峰;;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成人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散论[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7 崔家勇;;远程教育发展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8 杨惠敏;张艳;;华北电力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必要性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S3期

9 于莉;陈瑛;;基于云计算的辅助教学对成人教育的影响[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迎接第一个教师节做成人教育的开拓者[J];北京成人教育;198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红武;;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网上学习平台的功能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2 山西省浑源中学课题组;;人本·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的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3 李志伟;;浅谈学生成长记录博客社区的构建与实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王磊;;浅谈网络教学的学习模式、特点及发展方向[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郁琳;;浅谈网络教学环境中情感交流的缺失及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薛惠珍;;军队院校网络教学系统应用现状分析[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章国英;胡继岳;曹洪欣;;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学模型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章国英;胡继岳;曹洪欣;;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学模型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孙进康;;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建设与应用机制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10 徐中收;;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之构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斯琴塔娜 通讯员 卢显宏;团市委举行18周岁成人宣誓仪式[N];通辽日报;2006年

2 记者 张晓晶 邬眉;“我生活在‘精英教育’的阴影下”[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记者 姜华;抓住人才培养根本[N];通化日报;2006年

4 山东省莱州市金城镇中学 冯晓伟 宋少华;为农村远程教育献计献策[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省政协委员 于波;让学生就近步行上学[N];友报;2011年

6 秦小艳;成教机构发布招生广告须备案[N];深圳特区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黄杰;夯实教育基础 提供人才支撑[N];淮南日报;2006年

8 王永红 康学功;迭部“义教”向素质教育方向迈进[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9 潘光;北京打造“学习之都”引领城市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记者 马晓燕邋通讯员 刘支群;海盐教育实现优质和谐发展[N];嘉兴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卢艳红;论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宗希云;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策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3 储庆;国家、教育与地位获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沈俊强;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姚琳;19世纪中后期英国女子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彩虹;学习型社会教师专业伦理的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席作宏;教师个体教学哲学构建与教学专业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晓红;当代审美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郑锦松;教师权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曹国芳;对话教育中教师权威的消解和重建[D];扬州大学;2009年

6 程鸽;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郑子莹;我国现代教育督导权威的缺失及其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刘晓敏;“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二位一体模式的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曲绪纲;从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转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立宏;社会学习网络及其构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74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174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b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