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回顾与沉思
本文关键词: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回顾与沉思 出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回顾,发现相关研究尚存丰富和完善的空间,建议以多学科视角互补建构民族文化课程的理论基础,加强对国家课程中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关注,扩大研究者队伍及研究的民族和区域,注重有针对性地解决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现实问题,将是我国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应然趋势。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our basic education national culture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view, relevant research findings enrich and improve the surviving space, suggestions to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complementary theoretical basis of constructing the course of national culture,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culture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expand the research team of national and regional, pay attention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of national culture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will be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culture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MA100350)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当今世界,“国家一体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协调问题是绝大多数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有56个民族,多民族的价值观念和习俗给我国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精神生活、更加多样的思维方式以及更为色彩斑斓的社会文化。这些文化资源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茜;刘梅;;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与对策——以四川羌族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2 彭永庆;;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思考——以永顺县灵溪镇学校教育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孟凡丽;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回顾与前瞻[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4 刘茜;贵州省苗族地区中小学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5 刘茜;邱远;;贵州苗族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6期
6 伍叶琴;;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文化教育元素的缺失与补正——基于多元文化视角的分析[J];教育导刊;2012年01期
7 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8 王鉴;马金秋;安富海;李录琴;姜振军;黄维海;;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及其政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9 王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10 黄胜;;水族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策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甲任;;藏汉双语教学评价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岳振国;;论民族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马戎;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董云川;刘永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高校的文化传承责任——“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个案简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5 陈忠勇;王波;;苗、汉杂居地区苗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原因分析——以毕节市观音桥办事处苗族教育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6 党玮玺;张学忠;;论我国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马晓龙;徐东;龙飞鹏;杨庆玲;;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基础教育历史与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8 孙宗芹;;论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中的文化教育[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9 蔡虹;;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筑牢反分裂反渗透阵地[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蔡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浅析构建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堂;;To Diversify or to Assimilate—Speculating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杨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成人教育研究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胡建川;;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4 余海波;;大学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校园文化[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史梦薇;;试析镇山村民族传统教育现状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国勇;刘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民族教育发展[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玉彬;张树安;宋敏;李晓梅;;民族高校多层次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滕志妍;;民族地区地方课程与多元文化课程的迷误[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于影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级课程实施再思考——以新疆地区为例分析[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向帮华;符号哲学视野中土家族敬祖习俗育人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田静;教育与乡村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7 温润芳;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陶格斯;文化差异与民族学生学业质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华成;红瑶地区乡镇内教师支教工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贤军;广西白裤瑶村落体育文化变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原春燕;平山木柄瑶的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金英;当代蒙古族学校教育和翻译事业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敏维盛;改革开放以来甘南基础教育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杨道军;语文学习方式对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燕;国家文化安全背景下新疆边境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8 李淑琼;多元文化背景下初中英语教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方娟;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刘芹;泰安市中学泰山文化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张冠生;;“人们现在有一种需要”——费孝通教授近读访谈[J];博览群书;1998年03期
3 黄云龙;农村城市化与学习型社区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李启明;试论民族教育课程改革[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5 刘茜;贵州省苗族地区中小学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6 科恩,罗登布什,保尔,彭胜来;资源、教学与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刘光明;;语文民族文化教育的还魂[J];教学与管理;2009年33期
8 朴泰洙,金永林;民族教育的文化选择及其重要性[J];教育评论;1998年04期
9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10 万明钢;“积极差别待遇”与“教育优先区”的理论构想——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途径探索[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师生的自主发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9年01期
2 颜星;田景春;何光文;;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浅谈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构建[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么加利;王小琴;;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中的西部高校课程资源开发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4 王善安;;渝东南土家族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J];学前课程研究;2009年10期
5 王跃南;玉溪市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初探[J];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S1期
6 刘茜;邱远;;贵州苗族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6期
7 王笑梅;跨越时空的隐性课堂——课程资源开发例谈[J];人民教育;2003年02期
8 肖兆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与实践[J];职教通讯;2005年01期
9 李星云;;浅谈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J];吉林教育;2007年Z1期
10 邱兴林;;农村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类型[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斌;顾鸽青;顾敏;周笑艳;张歆琼;;玻璃酸钠临床应用的开发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张常书;;天然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生化活性叶肥和液肥的开发研究[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高精度贴片机自动对准系统的开发研究”通过鉴定[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易碧缎;曾文鲤;段作哲;;竹原纤维花式纱线产品开发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欢欢;李红波;;我国滨海旅游开发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韩金祥;冯进波;唐天华;张翠;王郡甫;杨晓春;王美岭;;骨泥食品的开发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妇幼营养学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7 张卫;金美芳;;中国海域海绵资源分布和开发研究现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李允光;;绿色食品国际国内一体化市场营销网络开发研究[A];绿色食品开发与市场营销发展战略研究——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潘灿平;王丽敏;江树人;钱传范;;蔬菜中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研究及其应用[A];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焦玉清;魏忠昕;赵军领;;天然气深冷处理装置控制系统开发研究[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李明伟;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二)[N];中国旅游报;2011年
2 杨秀勇;召开二届四次全体理事会议[N];六盘水日报;2008年
3 陈育宁;西部开发研究之我见[N];鄂尔多斯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成静;“让农民拿上工资”[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记者 董福鸿;青春荣耀闪金光[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6 鲍仁;郑商所与阿布贾证券与商品交易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N];期货日报;2007年
7 顾玉香;海门天力开发研究所科技带活养殖业[N];农民日报;2000年
8 孙春艳;奉献余热 心系科普[N];吉林日报;2007年
9 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张启明邋赫炎;“清血丹”的开发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庄愉;新型抗结核疫苗的开发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缨;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宏;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域下我国老龄消费市场开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姚乐野;汉唐间巴蜀地区开发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陈广恩;元代西北经济开发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陈洛;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段玉山;GIS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及BISPGIS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绪红;超导故障限流器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8 石晓峰;中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李成应;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开发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10 杨震;基于事业人假设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昌江;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韩云洁;重庆市122中学历史课程地方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郑冬梅;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初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龙泉良;多元文化背景中湘西苗族小学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陈颖;大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舫;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宇杰;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初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朱黎兵;多元智能理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田琳;新疆初中物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10 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43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4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