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相关研究 出处:《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河南某学院35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的总体状况,探索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发现:①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而专业承诺总体水平有待提升;②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及总承诺在是否获得奖学金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情感承诺和理想承诺在年级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情感承诺、理想承诺、继续承诺和总承诺在专业变量上达到了显著性差异;③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与专业承诺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总之,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希望与乐观是专业承诺的有效预测变量。
[Abstract]:Us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and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scale, 350 college students by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in Henan college were test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apital total scores and each dimension scores are at a higher level, the overall level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should be improved; the affective commitment, normative commitment, continued to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hether the commitment and total commitment to scholarship variables; 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ideal commitmen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ade; affective commitment, ideal commitment, continuance commitment and total commitment to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ofessional variable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its dimensions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its dimensions. In conclus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t shows that self efficacy in psychological capital, hope and optimism are the effective predictors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13-GH-164) 河南科技学院2013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3CX087)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大学是个体所经历的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学业阶段,也是大学生专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专业承诺体现出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情感并愿为之付出努力的态度和行为[1]。同时,专业承诺是衡量大学生专业稳定度的重要指标,是考察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喜好程度及态度的标准,直接影响了大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罗亚莉;刘衍玲;刘云波;;大学生专业承诺现状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08年02期
2 付立菲;张阔;;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状况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1期
3 周菲;高英;袁少锋;;心理资本与知识型员工组织承诺的关系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9年04期
4 吴兰花,连榕;当代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风格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5 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丛权;;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陕西省四所大学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李林英;肖雯;;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魏星;张金贵;;企业2.0时代战略管理会计主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2年16期
4 郝明亮;;心理资本浅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1期
5 黄竞;;浅析知识型员工的心理资本培养策略[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6 吕依寒;;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资本干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4期
7 张金秀;李义安;;应用心理学本科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特点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3期
8 田喜洲;;我国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刘莹;;企业文化与员工心理资本契合影响因素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伊琳玲;沈小敏;;我校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关系[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史江涛;王苗苗;;员工心理资本对其敬业度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庆松;基于心理资本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高英;心理资本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朱永跃;产业集群演化不同阶段对创业人才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潘孝富;生产型企业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田喜洲;心理资本及其对接待业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刘莹;员工心理资本与企业文化契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侯二秀;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魏荣;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博;企业员工情感承诺、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左连跃;工科院校文科生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吕文娟;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蒋苏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陈燕飞;员工希望、幸福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付丽;饭店员工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赵光利;企业员工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与员工敬业度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莎日娜;心理资本对职业探索行为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周淼;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1期
2 雷巧玲;赵更申;段兴民;;企业文化对知识型员工组织承诺影响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5期
3 雷巧玲;赵更申;;心理授权与知识型员工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9期
4 崔勋;员工个人特性对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04期
5 吴兰花,连榕;当代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风格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6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年05期
7 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年02期
8 龙立荣;李霞;;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4期
9 刘保兄,段晋昆;西南联大教师教学风格探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刘慧娟;肖珍教;;当前高校本科新生转专业的意向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丽娴;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林仙;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向晓蜜;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模型及其量表编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烽;;人力资源开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研究[J];学术交流;2009年09期
2 曹杏田;励骅;葛明贵;;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现状与展望[J];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曹杏田;励骅;;当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定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1期
4 辛小林;葛秀杰;施春艳;崔文香;;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09期
5 黄士华;荆玉梅;;贫困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0期
6 朱长征;《大学生心理卫生》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年05期
7 张敬娜;邱鲁军;;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J];理论学习;2006年07期
8 张四成;论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9 王爱红;大学生心理的问题行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10 孙英敏,张蕊洁;大学生心理状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闻佳;黄帼英;孟慧;;专业学习导向培训对大学新生专业承诺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章小奕;;浅析我校大学生心理冲突[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郭辉;李蔓荻;苏萌;;充分发挥朋辈力量,助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王宝森;;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成长之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宋京晶;周蜜;施钢;;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与发展特点[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6 高兰;郭汉军;;应激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调查分析[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牟艳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郭爱昕;;越轨行为与大学生心理[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朱唯唯;;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体育疗法[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周春开;;关于高校心理咨询的思考——兼谈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几个主要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让大学生心理充满阳光[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王慧 张锋;河南师范大学创新心理教育模式[N];光明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雅琴;当心你的心也会感冒[N];西安日报;2008年
4 傅洪健;增强“第二次断乳期”免疫力[N];浙江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顾春阳;为学生提供一个倾诉的地方[N];长春日报;2010年
6 王文亮;解读“80后”大学生心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赵正元邋实习生 李源;北京开展四个方面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 许亚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N];中华建筑报;2008年
9 实习记者 肖永疆;喀什师范学院举办第二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N];喀什日报(汉);2008年
10 胡键 徐滔 林伟健;重建对高校学子心理状况的信心[N];南方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广水;基于系统动力学大学生心理安全预警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结构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4年
3 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金良;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戬;生命教育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之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兆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力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蒋苏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高登峰;大学生学习压力、心理弹性、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刘淑娟;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董晓倩;当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状况调查与对策探讨[D];郑州大学;2005年
6 逯登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7 梁英豪;大学生心理档案及其测评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杨金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小浪;运动处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用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侯晓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32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3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