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适切性
本文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 适切性 出处:《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讨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之间的适切性,应该确认,适切不是个单向度的或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双向互动、渐进渐变的过程。应该考虑,适切不只是在课程与教学之间发生的,它们都有个与基础教育适切的问题,适切与基础教育的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息息相关。在具体的课程与教学中讨论改革的适切性,主要是个文化选择、方法选择的问题。
[Abstract]:To discuss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he teaching reform, we should confirm that the relevance is not a unidirectional or static concept, but a process of two-way interaction and gradual gradual change. Relevance is not just between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y all have an appropriate problem with basic education, appropriate and basic education of every school. Every teacher and every student are closely related.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levance of reform in specific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s mainly a question of cultural choice and method choic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我十年前曾经认为,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制定课程改革规划、制定新的课程标准、编写新的教材和教参,只是课程改革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教学实践问题,必将有百倍的艰难。[1]如今我们经历了并且还在继续经历着改革的艰难,也还在继续接受着实践的检验,在这样的情境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启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登文;《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建议[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金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4期
3 杜华;阎续瑞;;新课程教师有效培训理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0期
4 王迪;杨桂云;;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竞争机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33期
5 杨天庆;崔雪梅;;甘肃省普通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实施的异变问题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刘晓玲;龚克;;课程与教学:理念及关系的演进[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李允;;理想化、文本化、指令化:新课程教师培训低效的综合症[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8 焦茂凯;;新课程文化引领下教学习性改变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11期
9 吴宏杰;;“生本教育”理念下中职学校的“1+5”教学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严文禄;;正确处理新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中几种辨证的互补关系[J];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燕;中、英、美大学护理本科专业课程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3 靳莹;结构主义视角下的化学概念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宋晓平;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家琼;教学网络组织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晓畅;初中生阅读环境的探索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竹英;“阵—线式”作文教学指导的实践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谌少庆;高中读写教学的路径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琳琳;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师培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宋健;初中英语差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乔叶;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高倩倩;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孙宁;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9 廖娟;论电视谈话节目形态在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移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慧赢;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汪霞;课程研究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8期
2 张华;课程与教学整合论[J];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3 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培培;;如何在教学改革中应用研究性学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9期
2 于翠翠;朱成科;;知识观视角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郝德永;;从两极到中介: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4 王丰斌;龙意忠;何勇;;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改革实践[J];才智;2009年29期
5 王海燕;;学校课程实施:理解—参与—创生的教育过程[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12期
6 张国强;;论综合实践活动的心理学基础[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3期
7 张雷鸣;;西藏农牧区学校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1期
8 郝德永;;新课程改革: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9 肖正德;;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J];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10 吕功曼;;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连瑞庆;;对学与思的再认识——论温寒江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重大贡献[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邢少颖;张淑娟;;从多元智力和问题连续体理论看当前的教学改革[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天曦;;论实践教学必须加强[A];北京高校电子工艺实习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赵军武;;关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考[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培辉;张淑蓉;;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医用化学教学改革[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戴祯杰;周敦;;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考[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海平;;创新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小玉;周丽;;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探索[A];第二届湖北省力学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冯莉;;情感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影响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满忠(作者单位:大庆一中);基础教育的提升与超越[N];大庆日报;2005年
2 记者 王俊斌;潞城基础教育课改经验全省推广[N];山西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罗霞;今年基础教育要办好5件大事[N];云南日报;2003年
4 曾志明 陈举红 本报记者 唐维杨;江阳区 让基础教育与城市一起发展[N];泸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徐德明 通讯员侯静;争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排头兵”[N];天津教育报;2010年
6 李超时;打掉基础教育的拦路虎[N];中国改革报;2004年
7 记者 陈晓东;基础教育开始“起跑”[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李涛;我市确定今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N];焦作日报;2006年
9 姚鹏;基础教育何时“有教无类”[N];中国妇女报;2003年
10 徐润生;办好基础教育之思考[N];江西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屠莉娅;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韩登亮;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桂绍贞;台湾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管理策略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国宝;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霍振响;农村远程教育背景中的教师培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e,
本文编号:1484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8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