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课堂生活:一种价值教育的思路
本文关键词: 课堂生活 价值教育 学习共同体 教师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课堂生活是师生共同构建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活,探讨如何将价值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重要问题。教学过程中价值教育的实施应把价值教育作为教学生活的一部分,这实际上是在探寻一种教学改革的思路,是一种贯穿于所有教学活动过程中、基于人的价值实现与教学意义生成的教育哲学观,是"教学教育性"的表现和深化,也是教学价值实现的基本路径。改进课堂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价值教育与课堂生活的结合点。而教师,是学习共同体中价值教育的引领者。
[Abstract]:Classroom life is a kind of life with special significance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build together. I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discuss how to integrate value education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Value educ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part of teaching life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In fact, this is to explore a kind of thinking of teaching reform, which is a kind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which runs through all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is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value and the generation of teaching meaning. It is the expression and deepening of "teaching pedagogy" and the basic way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teaching. Improving classroom life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community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Teachers are the leaders of value education in learning community.
【作者单位】: 贺州学院教育科学系;
【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基于课程资源开发的农村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2011CO1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贺州学院重点(建设)学科项目资助
【分类号】:G424.21
【正文快照】: 一、价值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观当前,教育学术界对价值教育及其内涵的界定尚未取得一个共识的标准。我国很多学者也尝试对价值教育进行概念界定。本文比较认同石中英教授的观点,即把价值教育作为完整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价值教育”(value education)不是有关如何增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小微;教学中的价值引导与价值商谈[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10期
2 王坤庆;论价值、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龙宝新;;价值商谈与学校道德生活的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桂林;诺丁斯关心理论及其与完善人格教育理论的差异[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赵雪霞,孙启林;诺丁斯关心理论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彭寿清;学科德育:一种有效的德育模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赵野田;国外高校德育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叶信治;新世纪德育应正确处理的六大关系[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04期
6 檀传宝;对德育主体及其作用的几点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7 周敏;正确处理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几个主要关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程利;日本的道德教育及高校德育改革[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冯建军;论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龙宝新;;价值商谈与学校道德生活的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坊;领导者德才素质及岗位匹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泳红;儿童在向社会情境中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D];河北大学;2001年
2 杨超;里考纳品格教育思想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邱枫蓝;当代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之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林加挺;德育课程体系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江土;浅议21世纪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周伯伟;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方法体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迹;青少年生活思想的形成与教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家普;论义利观的重建与道德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方斯实;论渗透教育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蒋红斌;论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小微;教学中的价值引导与价值商谈[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10期
2 檀传宝;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J];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3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4 杨国荣;存在与价值[J];文史哲;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超;;论新世纪西方价值教育兴起的文化动因[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8期
2 杨超;;当代西方价值教育思潮的复兴及其原因[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周健敏;;从“占有”走向“生成”——论课堂生活的品质转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6期
4 田慧生;;怀念中加高层次教育研究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的开拓者——李秉德先生——《李秉德教育文集》编后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4期
5 徐冰鸥;;哲学分析·实践反思·历史考察——“全国课程与教学哲学学术论坛”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4期
6 罗崇敏;;创造使人幸福的教育——我的现代教育观[J];中国德育;2011年02期
7 柯鹏;;改革我们的上课仪式[J];基础教育;2007年04期
8 林江;;构建生活性课堂[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0期
9 陈光全;陈亮;;关于德育课程反思性学习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02期
10 孟斐;;一节手工课引发的思考[J];教育文汇;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郑金香;安蓉;张丽芳;张瑞;;青少年生活价值体系与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中国大陆学校德育改革的历史性转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攀峰;;论审美教育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合江县五通镇中心校 张贤均;交流互助,,成就课堂精彩[N];泸州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马小丽;我市学生“上好学”不再难[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3 山东省临朐县龙泉小学 潘福芹;运用信息技术重建学生课堂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刘次林;“三维”德目教育“解冻”智慧与情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邓小敏;我市基础教育课改初见成效[N];韶关日报;2005年
6 黄云刚;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7 孙琪斌;“家常课”评价的四次角色转换[N];天津教育报;2008年
8 张理智;构建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北京教科院 吴正宪;教学艺术源于情[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顾泠沅 吕达(作者顾泠沅为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吕达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开发潜能 发展个性[N];文汇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邱琳;英国学校价值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4 吴亚林;价值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庄绍文;义务工作的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向华;克里夫·贝克价值教育理论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田小红;学生课堂生活方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朝静;构建绿色课堂的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宁雯;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价值结构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5 吴修芳;社会博弈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公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晓一;师生关系的课堂透视[D];吉林大学;2007年
7 袁强;教学场域中的教师个人实践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谢朝霞;师生言语冲突的课堂透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祁丽华;试论《孟子》人文精神及其教育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晓庆;先秦道家人生观对当代生命教育的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86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86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