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试论探究学习的人性依据

发布时间:2018-02-03 04:45

  本文关键词: 探究学习 非特定化 好奇心 自主理性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呼唤对探究学习的人性依据展开探讨,这有利于探究学习由失范走向规范,进而促进理想人性的生成,优化人的生命存在。人的"非特定化"与"未完成性"是探究学习的价值所在;"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探究学习最深层次的人性依据,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要设法将之发展到较高的理智状态;自主理性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能力,能够促成科学探究逻辑自洽、理据可靠,引导学生自主"作假设"是唤醒并彰显学生自主理性的关键环节。
[Abstract]:At present,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call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basis of human nature of inquiry learning,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inquiry learning from anomie to norms, and then to promote the generation of ideal human nature. Optimize the existence of human life. The value of inquiry learning lies in the "non-particularization" and "unfinished nature" of human beings; "curiosity" and "desire for knowledge" as the deepest level of human basis of inquiry learning, can urge students to actively discover and solve problems, and try to develop them to a higher state of reason; As a special spiritual ability of human beings, autonomous rationality can promote scientific inquiry logic self-consistency, reliable motivation, guide students to "make assumptions" is the key link to awaken and highlight students' autonomous rationality.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是“人为”的,更是“为人”的。故而,教育要以研究人性为前提,依据人性而合理地展开,在此基础上提升人性,促进理想人性的生成,优化人的生命存在。探究学习作为当下力倡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松柏;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袁正校;略论现代逻辑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金蓉;试论物理假说之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刘兰林;疠气学说创立基础及发展迟滞的原因[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刘汉忠;物理学的两种“决定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7 冯江;试论教练员的影响力管理[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8 许建中;正确认识和把握语文教学的新导向——新颁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评介[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9 刘华杰;“反科学”种种:一种语义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董学文;“文学理论学”构建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巧慧;黄斌;;默顿科学精神气质的现实性[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兰芬;王永明;;从人的全面发展看科技的伦理禁区[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纯成;;科学活动中利益冲突的形式、诱因、控制和防范[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才武;;浅谈如何进行研究性阅读教学——以小说为例的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武际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力学?[A];力学史与方法论论文集[C];2003年

8 冯辉荣;罗仁安;;刍议力学史与方法论融入工程力学教学的做法[A];第二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再论高校恰当定位为何这么难[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张本祥;;关于不可计算问题——从汶川大地震的预报问题谈起[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勒堂;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复旦大学;2004年

2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隽鸿飞;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2 齐成民;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郝丽;洛克的语言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芳;中学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宋荣;反常与理论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磊;论高等物理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世涛;论近代英国经验论实体学说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马金华;论康有为的科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汉辉;论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邓花云;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嬗变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郭德俊,田宝,陈艳玲,周鸿兵;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高伟;体验:教育哲学新的生长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3 卢家楣;学习的苦乐观新论[J];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4 刘云艳,张大均;幼儿好奇心结构的探索性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5 卢家楣;认知匹配策略和形式匹配策略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2001年06期

6 刘云艳;幼儿教师主体性的反思与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7 刘云艳,张大均;脑科学、心理科学与幼儿心理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丽琼;;探究学习的认识偏差[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5期

2 徐学福;;探究学习中的失败探析[J];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05期

3 杨翠英;白晋荣;;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的关系[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王宏海;;浅谈探究性学习的本质[J];新课程(中学);2010年04期

5 何雄;;把握探究规律 培养探究习惯[J];甘肃教育;2011年04期

6 田如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J];才智;2011年21期

7 马晓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探究学习的探索[J];软件导刊;2006年04期

8 任衍钢;;科学探究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异同性分析与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9 禹旭红;;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正名[J];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05期

10 何善亮;;探究学习的存在价值及其实践限度[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吕桂娟;;“3+1”课堂模式改革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2 李荐;;友善用脑——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习科学的新发展[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3 徐福荫;;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5 李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甘肃卷)[C];2010年

6 许霞;程远先;;网络远程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何妙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宁;卢泽楷;魏冰;;世界科学教育领域中的探究教学[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亦菲;自适应学习审视当前的探究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特级教师 郑青岳;如何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敢问会问[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宋晓玲;探究学习的“四步曲”[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付光学;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N];黔西南日报;2010年

5 马克;探究学习 简单有趣[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东乡孝岗一小 熊锦玉;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N];抚州日报;2005年

7 吴鑫;新课程教学下探究性学习[N];济宁日报;2007年

8 静海一中 张福宾;浅谈教师在学生自我探究中纠错的策略[N];天津教育报;2010年

9 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代保民 丁雪梅;语文课,我们正失去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敏;教师自主学习调节模式及其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菊;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黄娟;MiniQuest网络探究性学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伟杰;面向学科教师的主题学习资源创作工具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陶进;科学探究学习下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建设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蔡明星;论探究学习[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方振政;以思维展开为中心的探究学习模式探索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星娜;“问题学生”在探究学习与常规学习中的差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迟增晓;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检翠;有效合作及其在理科探究教学中实施的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田儒;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探究学习整合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86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86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6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