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师区域网络协同备课效果研究——基于文本内容分析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2-24 01:13

  本文关键词: 协同备课 内容分析 网络交互 学习元 出处:《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交互质量评价是教师网络教研效率效果的保证,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实施依据。基于此,该研究利用文本内容分析法,根据Gunawardena交互分析模型,对安徽肥西县10所学校的33位二年级老师基于学习元的协同备课交互内容开展深入分析,发现基于学习元的协同备课体现了群体知识的协同进化过程。而对教师在线讨论主题进行分析后,发现教师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教学评价、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方面存有关注不足的现状,这都为后续教研主题的设计、教研活动的开展等提供了参考。
[Abstract]:Intera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s the guarantee of the efficiency effect of teachers' network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provides the implementation basis for the follow-up research.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uses the text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Gunawardena interactive analysis model, In this paper, 33 second-year teachers in 10 schools in Feixi County, Anhui Province, are deeply analyzed on the interactive content of collaborative lesson preparation based on learning element. It is found that collaborative lesson preparation based on learning element reflects the process of coevolution of group knowledge, and after analyzing the topic of online discussion of teachers, it is found that teachers' training of students' thinking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There is insufficient concer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m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从知识分享到知识协同建构——区域教师网络协同备课研究”(项目编号:12YJC880007)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卫民;张玉芹;;网络教研文献内容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2 刘黄玲子,朱伶俐,陈义勤,黄荣怀;基于交互分析的协同知识建构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3 陈向东;;CMC内容分析框架的利用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4 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5 郑兰琴;;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6期

6 陈向东;赵怡;;基于知识建构的在线异步交流评价[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茂辉;李周航;崔璨;;名校与薄弱学校教育资源联动项目管理策略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1期

2 付海东;;泛在学习网络环境中的技术支持[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陈向东;张志梅;李洁;夏丽君;;一种混合模式的CMC分析框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4期

4 罗林;涂涛;;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7期

5 李彦忠;孙少坤;肖新华;赵大有;;泛在学习数字化资源技术标准的设计原则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9期

6 杨孝堂;;泛在学习:理论、模式与资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6期

7 吴明超;;泛在学习中文学术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8 杨卉;;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的传播方式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9 王佑镁;;协同学习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建构动力学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10 朱yN;王小军;;泛在学习中服务器系统平台的基础架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魏顺平;;教育数据挖掘:现状与趋势[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永和;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郁晓华;个人学习环境设计视角下自主学习的建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崴;佳木斯地区基础教育网络教研情况调查及问题解决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松;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跃玲;网络教学交互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雷绍南;泛在学习环境下的非结构化网络学习资源共享机制[D];河南大学;2011年

5 王芳;网络社区中非正式学习的隐性知识共享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钊;虚拟团队知识协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波;大学新型学习环境下个体非线性学习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张子锋;Web时代个人学习环境(PLE)探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岑建辉;中等卫校计算机教学中的混合学习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毛燕辉;基于CMC的英语语法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继飞;;英国College的备课、听课和评课制度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2 吕巾娇;;从美国博士学位论文的摘要看教育技术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10期

3 胡勇;王陆;;异步网络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4 黎加厚;赵怡;王珏;;网络时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5 李世改;孙卫华;李红梅;;近五年教育技术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6 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7 张雪君;医学教育研究内容分析[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7年01期

8 陈向东;;CMC内容分析框架的利用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9 李艳燕;廖剑;王晶;黄荣怀;;协作学习交互分析工具及其案例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10 霍淑婷;高勇;赵颖;;大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参与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怡;基于知识建构的在线异步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九民;梁林梅;;对《绩效改进》及《绩效改进季刊》的内容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5期

2 胡勇;王陆;;在线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与反思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汪颖;;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缺失现象及原因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张俊涛;杜爱华;;成人意识概念深度剖析[J];德州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孟卫青;;教育政策分析:价值、内容与过程[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05期

6 赵利霞;;国内SOLO分类评价理论研究文献综述:1998-2008[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9期

7 陈雪柏;张浓芳;;网络学习中异步交互的分析研究[J];软件导刊;2010年07期

8 刘行英;;05—08年我国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内容分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4期

9 张爱萍;;在线学习管理系统中本科生与研究生交互比较研究(英文)[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10 钟宏明;;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绩效技术研究的内容分析[J];软件导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夏凌翔;;青少年学生自立的初步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谭小月;徐建平;;优秀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传记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以《教育与经济》杂志为例[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孟海岭;;谈多媒体网络的交互与学生的自主学习[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5 戴晖;;网络环境——自主探究的全新空间[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吕文波;赵君香;;虚拟学习社区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7 翟胜男;张宏宇;许燕;;大学生生存理由与死亡理由的初步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隔高逢玲;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注意教学设计[N];莱芜日报;2008年

2 田添;“购房后可就近读名校”这承诺是否有效[N];中国建设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勇;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师生交互行为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牛晶晶;动漫中的暴力内容及其对初中生攻击性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9年

3 谢小芸;教科书“学材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戌星;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邱林;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及应用状况调查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卢旭;社会变迁中的教师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安娜;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怡;基于知识建构的在线异步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丽娟;网络教学中促进师生交互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素;基于永康市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教师共同体交互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28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28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3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