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绝对超越性价值与永恒主义教育

发布时间:2018-03-06 20:06

  本文选题:绝对真理 切入点:价值 出处:《教育评论》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物质决定意识,同时价值理念支配世界。价值理念的绝对与永恒,保证了人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此即为"道统"。所谓"传统",就是传此"道统"。教育,必须传授永恒之道,使人称义成人,此为永恒主义教育。
[Abstract]:Material determines consciousness, at the same time, value idea dominates the world. The absolute and eternal value idea ensures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society. This is called "Taoism". The so-called "tradition" is to preach this "Taoism". Education must impart the eternal way. It is the education of eternity to justify man as an adult.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智元;杨勇;;农业推广中以什么样的农民为本[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2 陈波;;人类教育终生化与陶行知的终生教育思想[J];爱满天下;2003年02期

3 罗蒙;;青少年犯罪形成和发展主要原因探索[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1期

4 王爱敏,杜新安;存在主义的个性化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傅松涛;李雨锦;;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超生态均衡[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6 杨旭东,郑若玲;小论教师个体的教育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7 马凤岐;“自由教育”涵义的演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8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9 石中英;;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种批判性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10 李兴洲;;现代学校制度的教育学创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郭玉婷;;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化[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顾月琴;;再寻“孔颜乐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陈焕章;;杜威理论评价中的非此即彼倾向质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洪明;;永恒主义的高等教育通才教育观——赫钦斯“自由教育”思想探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杨克瑞;;教育思想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邓素文;;杜威的兴趣理论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余玉花;;论道德教育的现代困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5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应方淦;基于生活世界视角的成人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9 耿淑玲;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阳;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强;中师美术教学中因材施教理念下的分层次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国锋;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佳;交往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颖君;德育视角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朱小琴;研究生英语有效教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谭新斌;教育的负功能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薛林月;兵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9 张庆守;实践教育的历史反思与现行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郑向峰;高校人才培养的德育首位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继武,沈晓阳;三种绝对真理观比较[J];社会科学;1992年08期

2 陈柏灵;;谈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1年05期

3 万高潮;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吗[J];社会科学;1982年06期

4 韩振峰;;人类的认识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吗?[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5 刘建华;;论真理存在之现实形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管敏政;马克思主义和证伪主义[J];浙江学刊;1984年02期

7 陆志良;;坚持“绝对真理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的正确论断——与李郴生同志商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8 滕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辨[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9 融理;家庆;;关于绝对真理第二层含义的思考[J];天中学刊;1988年02期

10 И.С.纳尔斯基;马积华;;相对真理的四个尺度和绝对真理的三种意义[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玉芬;贾书申;;论高职法律教育的存在与改革[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2 汤萍萍;;使用护工对长期卧床病人利弊的调查分析[A];第二十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三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高湘妃;;医院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4 张玉萍;李雪铭;;大连城市人居环境景观特质评价[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俞吾金;;论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化中的一个关节点[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柴英杰;白兴易;赵得成;王春霞;;发现设计元素与角度的几种思维方式[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明良;;论概念的逻辑范畴及其相关问题——兼谈罗素三大逻辑难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孙伟平;;价值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9 吕厚超;黄希庭;;大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心理结构构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宋小冬;马莹华;;心理咨询中的人性观概念[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冯昭奎;气候问题的辩证法[N];解放日报;2010年

2 郭 辰;跨国人才的使用与培养[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朱宇;魏上云:跳出恐慌 坚守价值信念[N];中国证券报;2011年

4 李明义;“商誉”是怎样炼成的[N];安徽经济报;2000年

5 李旭红;人才市场迎来开门红[N];市场报;2003年

6 陈智伦;充分发挥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制度基础和保障作用[N];人民政协报;2007年

7 郭辰;跨国人才的使用与培养[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苏小红;企业文化的价值建构[N];中山日报;2008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庆心;以文化结构解读和谐文化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刘景录;张中行留给我们的启示[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君;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艺术经验[D];山东大学;2005年

2 翟永明;生命的表达与存在的追问[D];山东大学;2005年

3 唐清涛;冲破沉默的历程[D];复旦大学;2005年

4 张丽芬;艺术生成于存在[D];武汉大学;2005年

5 张玉娟;“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宋法刚;中国电视剧的悲剧性:存在、价值与批判[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7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8 胡成;会计制度弹性:存在、影响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方千华;竞技运动表演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爱英;塞缪尔·贝克特:见证身体之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早霞;论史铁生小说的哲学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原野;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理论的解析[D];辽宁大学;2007年

3 石碧球;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芳;“存在”的真理与“理解”的真理[D];安徽大学;2005年

5 邵艳梅;现象学视野中的技术[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丛敬;萨特:自己的上帝[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春雷;海德格尔异化思想与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比较[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肖宪菊;萨特的自由哲学及其对当今的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潘自锋;写实油画存在的意义及其价值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立如;发现存在之美[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76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576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f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