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师教育中的品性评估述评
本文选题:美国教师教育 切入点:品性评估 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品性"是美国教师教育评估中的新标准。文章阐述了品性评估的内涵。在实践层面,论述了美国威斯康星州艾尔福娄学院(Alverno College)品性评估的实践操作情况。探讨了影响品性评估的因素,并对品性评估进行了思考。
[Abstract]:"character" is a new standard in 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e and practice of the character assessment in Alverno College, Alfredo College, Wisconsin, USA, discuss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valuation, and gives some thoughts on the evaluation of character.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2012年度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美国教师教育中专业品性的研究”(编号:YJSCX2012—174HLJ)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国英,刁晓红;计算机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2 张自力,陈飚;论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3 邹金凯;更新观念,转变运行模式,大力发展教育技术[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0年01期
4 檀传宝;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陈强;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模式的分类探索[J];教育探索;2002年08期
6 岳峻;浅谈素质教育模式中的创新[J];甘肃教育;2002年09期
7 王梅;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年04期
8 王月田;网络环境下教学学习模式构建的研究[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罗泰;浅谈网络远程教育[J];青海电力;2002年01期
10 孙祯祥;基于3个传输平台的远程教育信息传递模式[J];中国有线电视;2003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东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余志君;张黎;;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探析[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3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一中课题组;;农村初中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赵明;韩江水;;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一种模式[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5 郝丽萍;朱华燕;陈伟伟;;工科院校心理健康多元干预系统的应用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郑阳梅;;Blog与教学整合的模式及策略探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7 刘佳;张柏英;;干部培训类院校数字化学习问题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8 沈克祥;孔燕;宋怡;;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元立体模式的构建[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饶丽君;;90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周游;;学校经营:理论、模式与策略[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莉邋通讯员 郑斌宾 陈朵灵;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学子31.5万名[N];湖南日报;2007年
2 谷艳丽;创新教育采购的模式租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旭涛 编译;新加坡PDCM模式:加强教师终身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连镇镇文教室 冯福泉;主辅备课模式好处多[N];中国教师报;2007年
5 仝静海;全省在城市区推广“一托二”联合办校模式[N];河北日报;2007年
6 王淦生;不发达地区教育的“县中模式”必须改革[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王学进;教育与地产“联姻”是个怪胎[N];工人日报;2007年
8 陈立武;教师招考:需要突破的尴尬和无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周 萍;构建新课程下的校本教研模式[N];中国教师报;2004年
10 杨代军 本报记者 陈泳;村民迁居 以学校为邻[N];成都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书国;教育战略规划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宁本涛;经济学视野中的学校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危义斌;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整体推进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宁静;我国近代教师教育模式的历史变迁[D];河北大学;2004年
3 宫林峰;实践性德育研究及其基本模式构想[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田仁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王飞;教育议事会:宁波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王晰宇;网络环境下基于教师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蔡琦;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慧;我军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李翠华;合作教学中的师师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田世生;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估方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13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1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