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行动:论跨文化交往视域下的道德教育
本文选题:跨文化交往 切入点:道德教育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延伸结果便是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其蕴含的多元文化、价值相对主义等思潮令人目不暇接。世界各国都必须回应一个真实而又迫切的价值命题,即面对形态各异的文化全球化思潮,道德教育应当秉持何种价值,采取何种行动响应。在跨文化交往视域下,价值理性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要素,价值引导是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优秀传统文化是道德教育的价值资源,跨文化交往是道德教育的价值始点,跨文化比较是道德教育的借鉴力量。
[Abstract]:The resul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which contains a variety of cultural, value relativism and other trends of thought dizzying.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must respond to a real and urgent value proposition. That is, in the face of the trend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in different forms, moral education should uphold what kind of value and what action should be taken.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ield, value rationality is the core el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Value guidance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moral education,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value resource of moral educ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the value starting point of moral education,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is the reference force of mor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基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2年青年项目《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研究》(项目编号:12Q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楚爱华;《醒世姻缘传》中父权秩序的倾覆[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2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丙元;;道德教育过程中的认识错位及其不良后果[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06期
2 刘丙元;;论教师的道德哲学与道德教育实践性格[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7期
3 王敬华;;道德教育悖论界说及其德育启示[J];教育探索;2009年10期
4 卜立强;闫志芳;;对道德教育合理手段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7年01期
5 赵伟;;道德关爱:道德教育的永恒主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04期
6 王润萍;;人性化的道德教育合理性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7 张钠;;浅析体验与道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8 杨芳;;基于终身道德学习的教师角色探析[J];考试周刊;2010年18期
9 魏立娜;;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24期
10 徐爱杰;;美国品德教育运动的基本观点及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蕾;;对“禁止有偿家教政策”的价值分析——以《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为个案[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专家学者:素质教育德育为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邓海建;给“退学圆梦”来点掌声[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庆峰 白瑞鹏;教育必须以人为本[N];承德日报;2007年
4 陈时见 朱利霞;一元还是多元?[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记者 王茸;首批南京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挂牌[N];南京日报;2009年
6 益阳师范艺术实验学校 毛丽梅;杜威教育理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N];益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鲁卫群;跨文化教育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先义;德育价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5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易森林;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荣艳;浅析跨文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迪;无立场教育学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江帆;从TIV三层次视点考察我国教育技术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张康华;地方教育财政政策价值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5 刘卫东;当代中国教育主导价值取向的考察与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邓虹婵;美国PDS政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万方;跨文化交往中的冲突与融合[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晓花;学校内部规则的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汉芳;论道德教育中的体验[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邓惠明;“主体——发展”道德教育模式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38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3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