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的跨情境性与结构效度检验

发布时间:2018-03-21 08:43

  本文选题:结构效度 切入点:跨情境性 出处:《教育科学》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中伦理价值优先的反应倾向与觉察、识别教学活动中潜在伦理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为被试,编制出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测量问卷验证教学伦理敏感性的结构,并分析教学伦理敏感性在教学主要环节中所体现出的跨情境稳定性。结果显示:去结构化的情境故事内蕴映证了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的内隐性;教学的主要环节中均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即教学伦理敏感性具有跨教学情境的稳定性;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测量指标相对拟合由伦理觉察、后果意识和伦理情感三因素构成的教学伦理敏感性结构模型。
[Abstract]:The sensitivity of teaching ethics of teachers is the teachers ethics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reaction tendency and the perceived value of priority, the potential ethical issues identified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study takes Zhejiang Provinc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s subjects, compiled structure teaching ethics sensitivity measurement validation questionnaire of teaching ethics and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stability of cross situational teaching ethics the sensitivity reflected in the main link in the teach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cenario to reflect the intrinsic structure of the implicit teaching ethical sensitivity; the main link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re reflected in teaching ethics sensitivity teachers, namely teaching ethical sensitivity is stable across the teaching situation;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measure relative fitting by ethical awareness, ethical sensitivity teaching structure model constitutes consequence consciousness and ethics emotion three factors.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处;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中小学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及其发展的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10YJA8801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星霞;教师怎样教才是道德的——浅论非道德性教育的表现、危害及其预防[J];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2 郑信军;吴琼琼;;论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及其发展[J];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林鹣鹣;郑信军;;伦理敏感性引领校长走向伦理领导[J];成人教育;2013年10期

2 李继伟;;中小学校园隐性伤害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8年10期

3 本刊编辑部;;2013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4 贺朝霞;;关于实施惩戒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年14期

5 林钦;宋静;;试论物理新课程教学的师生关系[J];物理教师;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实践中的伦理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朱文辉;教学伦理性的后现代重建[D];西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雷雪;教学的道德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曹辉;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伦理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3 姜仁建;教师合作中的专业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施霄霞;中小学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测评[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云芳;教育伦理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创生行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思乐;;静待花开的智慧:教育是效果之道还是结果之道——关于有效教学的讨论[J];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2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小年,陈炬光;关于中等卫校心理学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等医学教育;2000年01期

2 张乃达;教学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一个课例的分析[J];中学数学;2002年02期

3 高菊华;;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手术台上的指示》教学案例分析[J];计算机教与学;2005年12期

4 瞿莉蓉,金慧频;设计开放性的问题[J];计算机教与学;2004年Z2期

5 邹萍;;强化教学背景[J];湖南教育;1993年08期

6 周坚松,彭素花;为学生创造参与活动的机会[J];计算机教与学;2004年Z2期

7 王瑞华;网络教学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创新与行为模式选择[J];教学与管理;2003年33期

8 吴晓苏,方映;课堂教学创新的几种途径[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赵家菊;《赵州桥》课后检测[J];江西教育;2005年06期

10 陈静;;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探究题的解题策略[J];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章必功;;“六诗”探故[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2 努娜;;使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教学与实践[A];微型化学实验专辑论文集[C];2004年

3 蒲生财;;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硅(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元利;;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课程虚拟化教学结构化分析[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5 雷雪;杜晓燕;杨育红;梁进山;;构筑内容优化、手段多样的微波技术“教学场”[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6 贾琼;周越;;工作室制教学中人性化团队培养模式探索[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辛涛;黄宁;;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教育观念及其培养[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高淑贞;郭巍;杜晓娟;陈宝义;肖长来;程德福;;学科综合环境下地学本科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探索[A];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学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甘肃省西和县三中 王高琛;基于“三种模式”下学校管理应注重的五个问题[N];甘肃经济日报;2008年

2 李芳;英语阅读教学分析与探索[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王耀东;数学:今后怎样教[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乔桂英;从多元互补视角看听评课思维冲突[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钟伟华;走出雅思培训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邢道乾;农村中学数学教法浅谈[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樊耀洲 陈红;网站教学的新理解[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胡怡琳;多元标准考验MBA榜[N];经济观察报;2005年

9 ;《量子力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10 崔一梅;用现代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N];中国改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辉蓉;数学诊断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柴楠;他者的澄明与主体的涅i肹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苏姗姗;交往教学的生命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杨鸿;教师教学知识的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娄延果;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陶凤翔;高校数字化学习与师生共同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媛媛;基于标准课程的教师专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秦永杰;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曦美;美国教学设计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贾瑜;不同因素对教师教学方式选择与运用的影响程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张勇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写作教学思想及对当前写作教学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赵丽;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开展高一化学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杨延琳;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武明坤;师范生数感意识与数感教学水平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高名霞;《西红柿炒鸡蛋》教学设计[D];厦门大学;2014年

8 王嵩;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副词习得考察与教学设计[D];厦门大学;2014年

9 钟珂;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歌曲融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10 石媛媛;不同教学背景下英语专业女生口语产出中的自我修正现象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43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43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4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