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百年历史名校文化传播系列活动”的启事
本文选题:中国教育学会 切入点:百年历史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历史中,许多名校不但为民族、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涵养蕴藉有深厚的文
[Abstract]:Positive culture is the blood of the nation and the spiritual home of the people. In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it was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in a down-to-earth manner, and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socialist economic construction, politic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epening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omot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ly consolidating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 of Chinese Dream. The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Term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2010-2020 points out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to carry out a peaceful campus and civilized campus in depth.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many famous schools have not only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talents for the nation and the country, but also preserved a deep culture
【分类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评论员;;在学校内部下功夫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J];教育;2007年03期
2 ;《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总目录[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12期
3 李洁;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2005年年会召开[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11期
4 ;中国教育学会教学仪器设备分会召开2007年度常务理事会议[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年07期
5 ;“区域骨干教师成长促进计划”正式启动[J];教育;2009年06期
6 余丽红;;交流规划纲要调研成果 为教育改革发展献策——中国教育学会2009年度工作会议召开[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5期
7 ;“区域骨干教师成长促进计划”欢迎加盟[J];教育;2009年28期
8 ;“区域骨干教师成长促进计划”遴选中[J];教育;2009年31期
9 ;“区域骨干教师成长促进计划”遴选中[J];教育;2009年34期
10 ;“中国教育学会培训中心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欢迎申报[J];教育;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铭;;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1996年年会开幕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郭永福;;努力开创教育史研究新局面——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年会上的讲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已邀出席论坛的领导、专家[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论坛组委会[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论坛组委会[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熊明安;;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1996年学术年会总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刘文璞;;序[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8 马清和;;给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祝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倪娟;海门市海南中学课题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初中课堂教学良好心理状态的实验研究”中期实验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10 王建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靳晓燕;中国教育学会李锦韬:“减负”要减被动学习负担[N];光明日报;2010年
2 吴晓红;考试不是素质教育死对头[N];苏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王平;新乡籍教师余如健当选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N];新乡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海玲 实习生 李迎;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高峰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成立大会在我市隆重举行[N];新乡日报;2010年
5 深圳特区报记者 马璇;“深圳教育论坛”正式启动[N];深圳特区报;2010年
6 靳晓燕;谈松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公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N];光明日报;2011年
7 记者 王友文;繁荣教育科学促进决策科学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记者 王友文;繁荣教育科学 促进决策科学化[N];中国教师报;2006年
9 记者 钱红艳;400专家南京研讨“科学”教育[N];南京日报;2009年
10 曹华;城乡教育一体化 均衡和谐共发展[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邓城锋;香港学制演变:文化角度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徐宁;女校与近代江南社会的变迁(1850-1931)[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涛;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历史和趋势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长宏;公办名校转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洁;“名校+弱校”改革实践的调查报告[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4 梁淑丽;义务教育推进优质均衡背景下名校集团化办学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代方娟;重庆名校集团化办学现状及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谢新;学校道德文化生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思思;国内外网络视频公开课在我国的需求和应用情况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蕈丽;在蒙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使用社交网站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相振芳;简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D];厦门大学;2007年
10 董春林;应该教给孩子什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45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4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