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影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2 00:19

  本文选题:反思 切入点:教学反思能力 出处:《教育探索》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能够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影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因素主要有知识因素、方法因素、动机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实际工作中,要丰富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用先进的理论促其反思;加强教师反思方法和形式的训练,提升其反思的科学性;强化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引导其主动反思;营造良好的环境,保障教师及时反思。
[Abstract]:Teachers' teaching refle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ers' teaching activities. Improving teachers' teaching reflective ability can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behavior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ers' teaching reflective ability are knowledge factors and method factors. Motivation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practical work, teachers should enrich their 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theory, promote their reflection with advanced theories,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reflective methods and forms, enhance their scientific reflection, strengthen teachers' sense of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To guide its initiative to reflect;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to ensure timely reflection of teachers.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45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永勤;;基于反思性教学的反思[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年03期

2 吴义昌;;基于实践知识论的校本教研范式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7期

3 王存荣;;审视“行动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05期

4 任智茹;庞丽娟;;教师合作学习的特征[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21期

5 董艳玲;;谈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3期

6 吴立忠;;浅谈教师的“教学陌生感”[J];教育探索;2010年05期

7 周姊毓;赵林楠;;特殊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分析——基于绥化市特殊学校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蹇红;;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反思性教学研究——以西双版纳景洪市为个案[J];思想战线;2010年S1期

9 刘利平;;个人经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价值[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洪明;;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芮燕萍;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唐泽静;高中英语教师知识及其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萌;面向教师需求的教师及时培训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立忠;课堂教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淼;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反思型教师的成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丽;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松龄;教师专业化视野下中学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方坪珍;基于教学反思的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怡然;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反思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芳芳;提高汶川震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谷唱;小学初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树红;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J];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李玲;反思性教学与教师的反思能力的培养刍议[J];东岳论丛;2002年03期

3 沈绍辉;反思性教学与教师的成长[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李雪虹;反思性教学: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刘霄阳;反思性教学的内容与操作方法[J];内蒙古教育;2005年09期

6 周炎根;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8期

7 刘庆昌;;反思性教学的两个问题链[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8期

8 商辉;傅华平;;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思性教学[J];教书育人;2006年32期

9 张志泉;;反思性教学与教师教学观的转变[J];现代教育论丛;2006年06期

10 雷永春;梁爱莲;高红伟;;反思性教学研究[J];新课程(教师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红梅;;反思性教学的探索[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永丽;俞国良;;专家—新手型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行为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对话主持:梁恕俭;反思性教学之“反思”[N];中国教师报;2011年

2 华东师范大学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的实践道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东坡区广济中心校 斯诚忠;学校应建立学习机制[N];眉山日报;2005年

4 俞巧云;水到渠成[N];新华日报;2007年

5 史建江;如何做一名反思型教师[N];伊犁日报(汉);2007年

6 钟启泉;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N];天津教育报;2011年

7 安康中学 王国强;教学反思——教师必备的职业品质[N];安康日报;2005年

8 高华程 桓公;教学论研究应直面现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崔晓晖 刘金怀;对教育的终极关怀[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王升 刘晓鹏;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出教学艺术大师[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恰;教师培训教材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海燕;技术支持的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家黎;教师信念的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利敏;反思性教学的评价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小平;教师教育的改革: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晓华;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郝琳;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瑾;教学反思刍议[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榕;反思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姚燕梅;叙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童琳;基于网络环境的反思性教学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海霞;反思性教学的个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程伟;教师信念与教师职业发展[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46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46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7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