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智库如何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以美国“教育政策中心”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02 16:22

  本文选题:智库 + 教育政策 ; 参考:《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本文以美国教育智库"教育政策中心"为例,探讨智库对美国教育政策影响的方式:(1)通过在国会听证会上作证,扩大在政策决策圈的影响;(2)借助媒体影响公众舆论与大众的认知,左右政策议程;(3)通过"旋转门"机制,实现智库研究与政府决策的对接。
[Abstract]:Taking the Education Policy Center, an American education think-tank,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ink tanks on American education policy by testifying at a congressional hearing. To expand the influence in the policy decision-making circle (2) to influence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cognition by means of the media, and to influence the policy agenda 3) to realize the docking between the research of think-tank and the government decision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revolving door".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作为教育研究者与教育研究资助者的美国大基金会研究”(课题编号:DDA060102)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5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邬志辉;马青;;美国农村学校与社区信托基金会的农村教育指标体系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2 刘涛;范国睿;;慈善资金对美国择校政策的推动[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9期

3 何逢春;美国最卓越教师评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07期

4 李丽丽;;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在家教育运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08期

5 郭旭;夏冬杰;;日美家长教师联合会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10期

6 华相;许琨;;海外教育文摘[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9年02期

7 周文叶;兰璇;;批判教育学视野中的美国教育政策——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阿普尔教授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12期

8 原春琳;;一个德国人眼里的中国高考[J];乡镇论坛;2010年06期

9 覃红霞;;美国辍学问题研究的新进展及其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10 李建伟;;美国高等院校远程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耿润;;十九世纪末美国女性教师协会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陈竞秀;;美国学校暴力干预方案评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熊亚;;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冯永庆;;试论教育在构建和谐垦区中的地位和作用[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建忠;;赞比亚独立以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若干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明熹;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葛洪才;以公平理念审视教育政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袁振国;全面建设小康:教育政策选择的重点与难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贺春兰;关心现实问题、关怀弱势群体、关注制度创新[N];人民政协报;2003年

5 朱四倍;择校考量政府教育政策[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王柏玲 何连弟 姜澎;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N];文汇报;2000年

7 杨金溪;“最猛教育政策”能否影响全国[N];中国财经报;2007年

8 庞学光 作者单位:天津市教科院教育决策与发展研究所;加强教育政策执行初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石扉客;是谁逼着黄冈中学卖“狗肉”?[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朱金花;公平视角下教育政策理念转向[N];吉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5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娟涓;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小丽;PDS:美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模式[D];河北大学;2005年

4 苍金户;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建录;美国特许学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强;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教育实习的研究及其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高艳杰;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34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34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4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