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学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本文选题:学习投入 + 学业自我效能 ; 参考:《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01期
【摘要】: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量表,调查了953名初中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在控制学生性别、年级,以及先前学习成绩的影响后,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就越多;(2)学业自我效能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组成成分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中,家庭收入可以显著预测学习投入,而父母亲职业、父母亲教育水平对学习投入均无直接预测作用,它们是通过家庭收入的中介作用,再经过学业自我效能而影响学习投入。
[Abstract]:A total of 953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learning input scal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learning investment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grade, and previous academic achieve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higher the socioeconomic status of the family, the higher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of the family. The more students invest in learning, the more academic self-efficacy acts as a complete intermediary between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learning input. (3)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onents of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learning input, Family income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learning input, but parental occupation and parental education level have no direct predictive effect on learning investment. They influence learning input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family income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通大学应用心理系;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班级集体效能感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发展轨迹的影响研究.”
【分类号】:B844;G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金刚;门金泽;;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在班级心理气氛与学习投入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2 江萍萍;张天鹏;;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现状调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10期
3 赵小军;石常秀;曹长德;汪涛;;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4 刘志军;陈会昌;王艳;;初中生的家庭环境与乐观主义-悲观主义关系及中介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孙配贞;郑雪;余祖伟;;初中生感戴状况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1期
6 徐夫真;张文新;张玲玲;;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心理学报;2009年12期
7 赵恒泰;青少年人际关系的特点与教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8 刘爱书,孙要武;达翰尔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J];中国学校卫生;1998年03期
9 佐斌,谭亚莉;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2年04期
10 薛亚萍;初中生考试焦虑状况与原因的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金辉;邹琴;;初中生的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石雷山;高峰强;;班级集体效能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林明方;郭敏;欧阳锋;;海南男、女初中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王春莉;廖凤林;;初中生自我概念落差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雷丹;;初中生负面身体自我与家庭影响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岳盈盈;寇_g;;初中生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刘皓;殷小川;李婉君;;初中生意志品质结构的因素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陈小异;朱卫红;;基于家庭社会支持的初中生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金小苗;;初中生对学习成绩的知觉与学习满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海梅;陈会昌;;初中生父母定向的自我建构的基本特点及变化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明 杜巍巍 沈岚;初中生易触“心理暗礁”[N];健康报;2003年
2 羊里镇辛兴中学 马同友;浅析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及对策[N];莱芜日报;2006年
3 郭夏生 陆丰市东海龙潭中学;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汕尾日报;2011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沃建中;自强感动未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安宁中学 朱国琼 张晓林;要重视强化初中生记忆力[N];四川科技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徐蕾;少年,你为什么焦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耿建扩;石家庄三级心理维护网络呵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N];光明日报;2007年
8 罗照春;“留守孩”心里渴望阳光[N];健康报;2006年
9 阮英;全方位应对“开学恐惧症”[N];延边日报;2006年
10 刘红灿邋万一 朱玉;院士心理学家为学生上“安心”课[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丽雅;大学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定向、学业自我效能对成绩的影响模式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晓琴;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蔡丹;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特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阳海英;认知失调及社会比较与自控损耗:调节、中介、补偿与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10 刘海燕;青少年恐惧情绪再评价调节脑机制fMRI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云君;初中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张梦玲;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其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曹静;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应对的中介效应与弹性的调节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邢燕燕;父母教养对初中生嫉妒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任智;理性情绪教育对初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月霞;《初中生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与验证[D];山西大学;2005年
8 张绣蕊;初中生自卑感调查及其认知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9 张瑜;初中生的学习情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芮银华;初中生性别角色问卷初步编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39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3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