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师生互动的情景和过程研究
本文选题:师生互动 + 互动情景 ; 参考:《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12期
【摘要】:自20世纪末,无论在国内外,学者都开始注意到师生互动在师生发展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师生互动正成为越来越多研究的焦点。师生互动从本质而言是师生双方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动态过程,涉及到师生双方和教学环境几方面。
[Abstract]:Since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scholars have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more and more research. In essenc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s a dynamic process of interaction and influe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ich involves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
【分类号】:G5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光琳;;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惩罚及其避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张薇;卓广平;;论司法独立体系下审判委员会对法官独立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陈德胜;崔忠洲;徐刚;赵建玲;;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管理模式的重构及其功能[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聂慧敏;汪清;;借鉴孟子仁政思想的精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张晶;解立;;论犯罪的认识与评价标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杨青,许富宏;略论两晋之际的社会变迁及其成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王守恒;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余妍霞,姚本先;课堂情境定义与课堂师生互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勃潮;;论贵州京剧院文化管理体制改革[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龙;;整合与发展:转型时期农民工心理问题及再社会化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舒联众;;我国当前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路径[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孙远太;;从分化到合作:当代社会建设的政治意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静;;工程力学课堂中师生心理因素[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7 左雪松;;从阶级冲突到社会冲突观—马克思与科塞的冲突思想[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易全勇;侯玉娜;;蚁族的生态特征及社会流动——兼对《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的述评[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吴清芳;;大众传播·社会角色·和谐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谌安荣;;《学记》和谐教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林涛;基于校级数据的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鑫渝;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飞;西部农村老年人口对社会工作的需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丽;服装制造业农民工生活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孙丽;安徽省非体育类在读研究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黄丽慧;探寻非经济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帅;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娇;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家瑾;从教与学的互动看优化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2 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刘云杉;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3 吴永军,吴康宁,程晓樵,刘云杉;我国小学课堂交往时间构成的社会学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党建强;师生互动理论的多学科视野[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1期
2 王丽;李玉生;;课堂教学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2期
3 杨刚;徐晓东;谢海波;;从课堂到网络:多学科视角下师生互动透视[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6期
4 张萍;葛明贵;;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Z1期
5 薛子帅;李化树;;社会学的视角: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成败的影响及其启示[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年12期
6 陈步童;;注重师生互动 提高教学质量[J];交通职业教育;2002年02期
7 唐勤文;;浅谈多媒体电化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8 王庆成;刘军;;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32期
9 董雷;;浅议师生网络沟通的技巧[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04期
10 李洪斌;;浅谈多媒体电化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职业技术;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芳;;心理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设计思路和操作[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余宪;;现代教育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晏刚;吴业正;厉彦忠;候予;鱼剑琳;;网络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方式浅析[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4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张明霞;李桂凤;杨继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理论模式与实践体系构建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瑞泰;;“一节好课”必备的“三大要素”[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杨子s
本文编号:1840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40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