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视域下的教师文化建构
[Abstract]:Individualized teaching mainly refers to teachers taking flexible teaching form based on students'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an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o that students ca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learning,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 goal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is to promote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eachers' culture in the field of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vity, cooperation, openness, dialogue, difference and sharing. The formation of teacher culture adapted to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educational cultural tradition,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so on. Therefore, to construct a teacher culture adapted to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to form an open educational cultural concept is the prerequisite, to build a individualized school culture is the key, to promote small-class teaching is the condition, and the teacher'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s the key. Sublation of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education is the support.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铜仁学院;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和学新;小班化教育的理性思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2 熊梅;王庭波;;开放式学校组织特征与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查啸虎,陈玉梅;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刘志军;;体育教学中运动角色扮演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朱绍友;当前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隐忧与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田健;孙守钧;程治山;吴锡冬;;天津农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10 颜晓峰;论关系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阿兵;;被平庸吞没的文学——从王安忆看“日常生活写作”的困境[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丁东宇;;试论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4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丽;论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小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熊梅;;试析综合性学习的TT指导组织形式[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洪涛;日本开放式教育:没有围墙的教育[J];中国教师;2004年07期
2 李争;;对日本开放式教育启蒙者加藤幸次的专访[J];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版);2002年12期
3 邓达云,张保明;语文课堂呼唤个性化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4 周佳虹;;关于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11期
5 范丹红;;个性化教学的人文意涵[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3期
6 祁文文;;影响体育个性化教学的因素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1年09期
7 王云娟;;语文新教材呼唤个性化教学[J];江海纵横;2000年06期
8 冯义发;;个性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2期
9 陈风平,杨树田;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层次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13期
10 程东峰;高校个性化教学法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英;;重塑教师文化的实验报告[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2 张福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3 李霄冰;;充分利用桂林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开放式教育新模式[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钱汾;;个性化教学在校外程序设计课程中的运用与实践[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5 曹雪林;;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个性的创造[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马焱;彭立;;个性化基础教育搜索引擎用于个性化教学的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7 赵文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对教师文化重塑的几点尝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赵文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对教师文化重塑的几点尝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9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琴;苏一丹;覃华;;个性化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靖江市季市中学 解娜;实施以生命发展为基础的个性化教学[N];江苏教育报;2011年
2 梁山一中 刘明娟;关于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N];学知报;2011年
3 王晓娟 于海波;打造教师的精神家园——教师文化[N];吉林日报;2010年
4 田保华;合作,,是教师文化发展的方向[N];中国教师报;2010年
5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田保华;教师文化:从惰性走向积极[N];中国教师报;2011年
6 丁峰;网络提升个性化教学[N];光明日报;2000年
7 于斌 胡国瑾;个性化教学受青睐[N];解放军报;2009年
8 课题负责人 塘沽实验学校副校长 刘瑛;个性化教学: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N];天津教育报;2009年
9 夏元莉;构筑开放式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梁山一中 许爱军;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在大班中的运用[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海玲;制度下的教师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伟;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习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车丽娜;教师文化的嬗变与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沈军;模式驱动的个性化网络教学支持模型及实现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解迎刚;基于人工心理的智能化E-Learning系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展华;组织行为学视角下农村中学教师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芬芬;教师文化的课堂透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唐斌;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郝愿池;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汤敬鹏;个性化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魏胤;个性化教学的涵义及其实施策略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姜淑颖;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吴龙军;思想政治课个性化教学风格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靖宇;中学地理个性化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小宇;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78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7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