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论教学活动特质的阶段属性——一个引发新矛盾且需再澄清的老问题

发布时间:2018-12-16 20:49
【摘要】:教学活动特质的阶段属性是一个近乎常识的老问题,由于我们在理论认知和实践操作上对它的忽视,导致教学活动特质的解释力下降,并由此引发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学前化、泛大学化、非学校化三种不良倾向。个体身心的发展、学校体系的构成、文化知识的演进具有阶段性,因此作为人在学校进行的文化知识教育活动也具有阶段属性。就目前我国教育体系的构成来看,幼儿园阶段的教学活动特质是诱与动、中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特质是授与受、大学阶段的教学活动特质是导与学。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特质可以交互呈现,却不可彼此无端僭越。
[Abstract]:The stage attribute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teaching activity is an old problem of near common sense. Because we ignore i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t leads to the decline of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trait of teaching activity, which leads to the pre-school of teaching activit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an-university, non-school three kinds of unhealthy tendencies.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body and mind, the constitution of school system and the evolution of cultural knowledge have stages. As far as 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s educational system is concer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 are inductive and activ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eaching and receiving, and in university, in guiding and lear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stages can be presented interactively, but they cannot be overtaken without reason.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杭州市131人才第二层次、杭州师范大学“勤慎”研究资助项目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新课程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岳谦厚;田明;;舆论传媒、社会动员与权益博弈——1922年北京政府邮资加价风波之考察[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3 程改荣;;建立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黄翠芳;;浅谈选择课程内容的原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5 邓卫华;蒋勇;;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法在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4期

6 董根明;;能力为本,通识为基,人文为魂——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曲佳;何朝峰;;建构主义视野下的缄默知识探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8 赵强;;论中国高校师生对话关系的建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谢忠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过程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王莉;;关于研究型语文教师的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蔡剑兴;;试析斯宾塞的科学知识价值观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牛光夏;;电视媒体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民间影像[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曹进;;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程龙梅;;构筑德育对话课堂:增强学生德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明华;基于情境分析的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机理与模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华梁;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晓丹;明清家训家规文化及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滨;基于ASP的家教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帅敏;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唐芳;新媒介环境下的政府公共传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洪源;李群;;有效改变学生人格的心理技术干预途径与原理[J];教育科学;2006年02期

2 司林波;郑宏宇;;教育问责制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1期

3 徐丽玲;一位优秀女教师特质的叙事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08期

4 孙战民;马树伟;;有效班级管理者的心理学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03期

5 刘斌;;关于新时期教师师德特质培育的思考[J];教师;2011年26期

6 龙剑梅;;论课堂传播中知识信息及其渠道的特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武光路;韩继莹;;利用心理咨询特质建立辅导员与学生的良好关系[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4期

8 钟启泉;“个性差异”与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04期

9 尹秋云;;积极心理学理论下心理健康课堂的定位与特质[J];高教论坛;2011年06期

10 张安伟;浅析教学活动中的力[J];保山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红;;试论教师形象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2 谢钢;;试论成功心理辅导员的特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彩霞;刘炳凤;任玉江;;目标教学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4 张国锐;;教学活动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策略[A];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5 莫文;皮婧;;摩梭中学生性格状况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刘斌;朱建农;;会计多媒体教学与教改创新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莫春柳;;CAI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董介人;;泮宫不是古代的学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高海明;梁春秀;;浅谈商品货币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扭曲和结果[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小平 练兴凤;等待,课堂将洞开一片美丽的天地![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本版编辑邋茅卫东 韦实;在法定的时间内从事教学活动[N];中国教师报;2007年

3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在对话中找回曾失去的为师尊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李义广;新教学法初探[N];甘肃日报;2008年

5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研教科室副主任,,特级教师 蔡明;生态课堂从关怀生命出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杨_g;省城启动名师名校同步示范教学活动[N];山西日报;2007年

7 胡丽霞;我市受灾学生告别“帐篷学校”[N];天水日报;2008年

8 新华社记者 李薇薇 张景勇 常志鹏;一半中学生,鼻子上都有副沉重的“眼镜”[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李红萍;用营销观念指导教学活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10 卧松 译;澳大利亚:发现最优秀的语文教师[N];中国教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陶琳瑾;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宽恕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芳芳;自由·参与·共识[D];西南大学;2012年

4 朱婷婷;青少年早期宽恕:特质观干预与宽恕干预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伟;教学利益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齐军;体悟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吉标;规范与自由[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颖彦;四川灾区青少年心理康复特质的探索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蕴博;中学生希望特质两种干预方案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牛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培养中小学生21世纪技能的教学活动支架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马翼虹;美国当代中小学户外教育实践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琦;网络游戏对教学活动的可借鉴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婕;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林国曼;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郑昕郁;教学主体观观照下的师生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圆;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知能课程实施的学生学习评价的宏观设计[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青瑞;审美化教学过程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83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83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1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