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二十年来西藏教育研究主题的变迁——基于《中国藏学》、《西藏研究》和《民族教育研究》的教育内容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17 01:54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1993~2012年间的《中国藏学》、《西藏研究》和《民族教育研究》刊载的西藏教育类论文主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教育研究主题的数量呈波浪上升的趋势,研究重点比较集中,且能持续稳定发展。主要特点表现为:研究主题从单一狭窄到全面多元,研究重点从持续稳定到深度聚焦,研究维度从宏大思辨到微观实证。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研究主题分布不平衡,研究质量低水平重复。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强化问题意识,提升理论品性。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etrology and content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bjects of Tibetan education papers published in 1993 / 2012, such as "Tibetan Studies in China", "study of Tibet" and "Research on ethnic Edu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subjects in Tibet is on the rise, and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and it can develop steadily and continuously.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the research theme is from single narrow to comprehensive and diverse, the research focus is from continuous stability to deep focus, and the research dimension is from grand speculation to micro empirical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topics is not balanced, and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is low. Therefore, in the future research,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 and enhance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绍泉;;对发展西藏教育的管见[J];中国藏学;1993年02期

2 李汉邦,傅雄烈,徐枞巍,段孟生;聚类分析与西藏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藏学;1994年02期

3 李汉邦,傅雄烈,杨治荣;西藏基础教育发展规模预测研究[J];中国藏学;1995年03期

4 吴德刚;西藏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思考与对策[J];中国藏学;1996年03期

5 强俄巴·多杰欧珠;西藏教育的新篇章[J];中国藏学;1999年01期

6 高峰,何勤勇;试论科教兴藏与西藏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藏学;1999年03期

7 格桑尼玛;简论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西藏高等教育[J];中国藏学;2002年04期

8 杨小峻,刘凯;现代化: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藏学;2003年04期

9 周炜;;西藏自治区小学藏语文教育调查报告——以拉萨市6所小学为例[J];中国藏学;2011年02期

10 索穷;;论近代西藏私塾教育[J];中国藏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忠雄;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及其相关因素调查报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姚学林;王国新;孙自保;;西藏高等农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浅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6期

3 刘林;张良英;;浅议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设施农业专业的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9期

4 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的可视化研究:基于关键词的共词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黄维;梁莉;;中国教育经济学机构合作网络的特征及演变(1980-2010)[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汪学琴;;论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教师角色的定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朱玉福;;西藏高等教育30年[J];中国藏学;2008年04期

8 马多秀;;构建中层理论: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的可能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9 李波,曾祯,彭蜀晋;西藏高中化学实施探究式教学及科学素养评价策略研究[J];化学教育;2005年04期

10 岳贤平;;教育研究知识产权共享的经济学分析——以CSSCI期刊数据为例[J];高教探索;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趋势的知识图谱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合作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亚斌;藏族当代汉语诗歌:本土经验的现代表达[D];兰州大学;2011年

2 石翠红;蒙古族学校教育中“避蒙趋汉”现象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启祥;藏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涯;电子媒介传播与嘉绒“达尔尕”口承教育的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郑靖茹;现代文学体制建立的个案考察:汉文版《西藏文学》与西藏文学[D];四川大学;2005年

6 沈小碚;傣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7 孟小军;断裂与链接[D];西南大学;2006年

8 赵兴民;交融中的促新[D];西南大学;2007年

9 王升;基于人本效用理论的交通资源配置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王维;践行渐进西藏班[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雨;西藏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斯达;少数民族聚居区两类双语教学模式的“博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张涛;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D];西南大学;2012年

4 郑志玉;“9+3”职业教育模式下民族学生的管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媛;拉萨市中学生生物学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卢金金;西藏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卢德生;藏族农区与牧区家长学校教育价值观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晓峰;拉萨市中学汉族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倾向及其归因[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巴果;西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黄丽娟;动态聚类新方法及最优聚类算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梦奎;先秦射艺描写的文化蕴涵[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张汝德;;语言·文字·文化漫谈[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5期

3 陈向明;;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4 阿顿·华多太;西部开发中藏语文的发展变化及历史使命[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1年06期

5 许新国;郭里木吐蕃墓葬棺板画研究[J];中国藏学;2005年01期

6 李瑞娥,李伟群;我国制度变迁与教育资源分享中的公平问题——一个基于农村和城市人口受高等教育差异的比较研究[J];当代财经;2005年11期

7 姚裕群;李从国;;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体系研究[J];东岳论丛;2009年10期

8 吕国光;柴江;;对《教育研究》杂志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鄂州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唐启秀;潘广成;;“多元文化教育”本土化要慎行[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10 朱佳生,华品文,袁明芳;高校为地方建设服务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巴桑次仁;[N];西藏日报;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次仁多布杰;《中国西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评介[J];中国藏学;1998年01期

2 李丽;;千树万树梨花开——喜读《西藏教育五十年》[J];出版广角;2003年05期

3 丁顺宏;;远程学习模式十年研究的内容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4 ;严正声明[J];西藏教育;2010年10期

5 吴德刚;关于西藏自治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西藏研究;1996年03期

6 旺堆;游子的心愿——记瑞典西藏教育文化协会主席江央林·索朗[J];中国西藏(中文版);1998年06期

7 吴德刚;西藏教育50年回顾与新世纪的展望(一)[J];中国民族教育;2001年02期

8 孙泽荣;;贺《西藏教育》(汉文版)创刊200期[J];西藏教育;2010年11期

9 袁华;评吴德刚著《中国西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01期

10 强俄巴·多杰欧珠;西藏教育的新篇章[J];中国藏学;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杜屏;李琳琳;;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学校效能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吴德刚;;西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经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王尧;;西藏教育的今昔谈 发展教育——现代化必由之路[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大罗桑朗杰;;西藏双语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研究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陈崇凯;;西藏现代教育体系的创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冯增俊;;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主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派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题实验之——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尝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雷万鹏;张婧梅;;学校布局调整应回归教育本位——对学校撤并标准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薛海平;郭俞宏;;中国义务教育投资效率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旭 益西加措;西藏教育走进信息时代[N];光明日报;2005年

2 记者刘亮明;西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中共西藏自治区教育工作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奋进的历程 辉煌的成就[N];西藏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韩晓悟;五十沧桑起巨变 雪域教育沐春风[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张庆黎;狠抓落实 开创西藏教育事业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刘庆慧;实践“三个代表”推进西藏教育现代化[N];西藏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兰金山;雪山见证人间奇迹[N];西藏日报;2009年

8 记者 王乃儒;西藏教育大步迎头赶上[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万靖;2004,,西藏教育大步前行[N];西藏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郭大利 孙开远;更多普通人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N];日喀则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晋;教师远程研修共同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竹青;教育叙事对教师自我概念发展影响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余东先;网上学习活动设计的现状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雪峰;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及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袁智慧;我国社会转型对教育研究主题变迁影响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小平;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问题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昭君;影响网络学习成效关键因素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新美;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褚金岭;促进知识建构的协同学习论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唐小娟;基于知识建构过程的网络学习交互分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83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83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0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