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课程改革批评——来自基层教师的另类思考

发布时间:2018-12-19 15:11
【摘要】:正批评是为了进步,是为了弱势群体而发出的不平之声。不过,批评不等于反对,批评可以提供另类的思考,批评须具备理论、逻辑或实证的依据。因此,当人们对某个现象提出批评,仍可能反过来接受所批评对象的主张或决策,因为批评的主要目的乃是希望决策者在决策时,能因为不同的声音而有更周密的思考,这就是批评与一般盲目反对不一样的地方。社会有感恩才能传承,社会要批评才能进步。
[Abstract]:Positive criticism is for progress, is for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and the voice of injustice. However, criticism is not equal to opposition, criticism can provide alternative thinking, criticism must have theoretical, logical or empirical basis. Thus, when people criticize a phenomenon, they may in turn accept the ideas or decisions of the people they criticize, because the main purpose of criticism is to enable the decision makers to think more carefully in the light of different voices when making decisions. This is where criticism is different from blind opposition in general. Society can be inherited with gratitude, and society should be criticized in order to progress.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分类号】:G525.1;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策三;;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J];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序;彭勤露;;英语教学“生活化”浅析[J];教学与管理;2006年19期

2 郑其恭,梁妙仪;现代整合教学:理念与建构[J];教育导刊;2005年10期

3 蔡宝来;晋银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论创新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10期

4 林清华;;2006年基础教育研究年度发展报告[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7期

5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之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20期

6 季银泉;;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国与世界的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22期

7 刘硕;;“重建知识概念”辨[J];教育学报;2006年01期

8 王策三;;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J];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9 谭斌;;再论学生的需要——兼作对现阶段合理对待学生需要的建议[J];教育学报;2006年03期

10 潘新民;张薇薇;;必须走出后现代知识观——试论科学知识教育的作用与价值[J];教育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成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早期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杜志强;领悟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巩子坤;有理数运算的理解水平及其教与学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明宏;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钟志华;理解性数学教学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向阳;高中政治课研究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莉;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人文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飞跃;课改实验区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的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冬梅;论新课程改革的阻力与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燕;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相关问题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6 阳红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课程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学梅;中学地理新教材评价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亮;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沈显岩;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本文编号:2387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387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0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