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智慧校园”在香港浸会大学

发布时间:2019-09-23 15:46
【摘要】:正两大平台搭建"智慧校园"——"智慧管理"VS"智慧教学"1.从"地球村"到"校园村"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的广泛普及,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由此带来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地球村"成为当时最为新颖的概念与流行语,世界变小了,人与人的联系变得紧密了。作为引领社会科技与文化潮流的高等院校,也成为网络技术应用与研发的先驱。2.浸大"智慧校园"走过的历程香港浸会大学校园信息化发展始于
【作者单位】: 香港浸会大学;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边凤花;;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0期

2 陈艳;;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华章;2009年12期

3 ;来自用户的声音:信息技术使学校得以持续发展[J];计算机教与学;2005年06期

4 徐淑凤;丁革民;;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问题情境[J];中小学电教;2009年Z1期

5 李邦友;;浅谈如何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上“活”数学课[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02期

6 王洁;;阳光总是灿烂的[J];山西电教;2006年04期

7 温蕴;;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徐剑辉;;信息技术“化”腐朽为神奇[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2期

9 ;“互动电教平台”成为解决“电灌”问题有效手段[J];广东教育;2005年13期

10 刘琦;;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青春岁月;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工作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樊勤攀;;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黄建明;陈敬;;构建校外教育的信息化舞台[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4 谢玉林;;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环境和教师地位[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国安;刘兴淼;宁帆;;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虚拟教学[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李春鹏;张新奎;李为民;;信息化课堂教学“三原则”解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浩;;闪耀科技之光,跃动人性追求——浅谈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对教学的意义和要求[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徐东梅;;关于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廷萍;周翔;;论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志宏;信息技术导演的“喜剧”[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金志明;关注教师的持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刘微;信息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郭广智;让信息技术惠及下一代[N];黄南报;2009年

5 熊建 任成琦;信息技术:助推中西部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6 本报记者 付志平;掌握信息技术 教师甘当学生[N];福建邮电报;2000年

7 康雅楠;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N];长治日报;2010年

8 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阳市教育局局长 李秉中;用信息技术为家长学生“减负”[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信息技术》中的课程整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10 曹全利;信息技术与信息学奥林匹克教学思考[N];莱芜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邓城锋;香港学制演变:文化角度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建国;网络背景下的学生自主学习[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中华;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崔晓慧;信息技术环境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4 孔鲲鹏;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蒋红霞;基于信息技术的化学概念图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段元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现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赵娅;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晓凤;信息技术与法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郑建秋;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夏广萍;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元智能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0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40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1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