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横断历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7 00:50
【摘要】:采用"横断历史研究",选取1979至2012年间152项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分析70601名中小学教师在该量表上的得分随年代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逐年缓慢下降;不同中小学教师群体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在逐年增大。具体表现为:男女教师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结构性差异、农村教师低于城市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随学段升高而下降、心理健康水平在地区上呈倒"V"形。
【图文】:

趋势图,教师,中小学教师


上海教育科研2013.2SHANGHAIJIAOYUKEYAN子的均值都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p㩳0.01),年代可以解释9个因子8%至18%的变异,并且图1和图2也直观说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的变化趋势:中小学教师心理SCL-90总分及各因子均值虽有所波动,但从总体上均呈上升的模式,这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在增加,即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另外,结果还显示SCL-90中的9个因子的标准差也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p㩳0.05,p㩳0.01),这表明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逐年变得更为分化,提示不同中小学教师群体间的心理健康差异可能在增大。图1中小学教师SCL-90总均分的变化趋势图2中小学教师SCL-90的9个因子随年代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考察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随年代增加的具体变化量,采用回归方程及每个研究的标准差加以统计,结果显示,1993年时心理健康的9个因子均值在1.38~1.85之间,而2010年9个因子均值在1.49~2.01之间,平均标准差在0.55~0.67之间。18年间9个因子均值的变化范围是0.11~0.28,大约增加了0.19~0.46个标准差(即效果量d值),而依据Cohen(1988)对效果量的区分,9个因子中除恐怖因子外,其他8个因子属于中效应(0.2㩳d㩳0.7)。这说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随年在缓慢增多。(二)不同中小学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结果显示年代与SCL-90中部分因子的标准差呈显著正相关,这提示不同中小学教师群体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可能在逐年增大。为此,我们进一步考察了不同性别、来源(城市、农村)、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以进一步了解不同中小学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特点。首先,在性别上,结果显示两组的总体差异不显著(t=0.072,p㧐0.05),各

趋势图,中小学教师,因子,年代


上海教育科研2013.2SHANGHAIJIAOYUKEYAN子的均值都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p㩳0.01),年代可以解释9个因子8%至18%的变异,并且图1和图2也直观说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的变化趋势:中小学教师心理SCL-90总分及各因子均值虽有所波动,但从总体上均呈上升的模式,,这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在增加,即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另外,结果还显示SCL-90中的9个因子的标准差也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p㩳0.05,p㩳0.01),这表明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逐年变得更为分化,提示不同中小学教师群体间的心理健康差异可能在增大。图1中小学教师SCL-90总均分的变化趋势图2中小学教师SCL-90的9个因子随年代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考察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随年代增加的具体变化量,采用回归方程及每个研究的标准差加以统计,结果显示,1993年时心理健康的9个因子均值在1.38~1.85之间,而2010年9个因子均值在1.49~2.01之间,平均标准差在0.55~0.67之间。18年间9个因子均值的变化范围是0.11~0.28,大约增加了0.19~0.46个标准差(即效果量d值),而依据Cohen(1988)对效果量的区分,9个因子中除恐怖因子外,其他8个因子属于中效应(0.2㩳d㩳0.7)。这说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随年在缓慢增多。(二)不同中小学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结果显示年代与SCL-90中部分因子的标准差呈显著正相关,这提示不同中小学教师群体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可能在逐年增大。为此,我们进一步考察了不同性别、来源(城市、农村)、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以进一步了解不同中小学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特点。首先,在性别上,结果显示两组的总体差异不显著(t=0.072,p㧐0.05),各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基金】:上海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计划(B-7063-12-001022)
【分类号】:G443;G63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景芝,赵铭锡;中小学教师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2 熊向明;中小学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3 贾林祥,宋广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06期

4 张蕾,孙凯基;青岛市四方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朱小林,张承业;桐城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其平;;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2 向祖强,邢红;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9期

3 董文军;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田丽丽,刘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负性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2年Z2期

5 耿谦,赵传;监狱干警心理卫生健康状况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6 赵玉英;陈大超;;大连市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5年34期

7 张灵;广州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教育导刊;2004年01期

8 王智;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9 符武香;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琼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佟丽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J];教育探索;200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峰强;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丽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兆漫;闽东地区乡镇中学教师心理状况及其成因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3 陈民生;关于中学师德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红;东北边远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干预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娟;红河州贫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牛颖;东川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秦小琴;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斌;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效应与工作能力关系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9 汪茹;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蔡雅清;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一舵;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解读与反思[J];东南学术;2002年06期

2 王玲,唐红波,郑雪;生活事件、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广州、澳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3 谢爱武;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4 焦玲艳;张华伟;陈景武;;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5 尤方华;林静;;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与结果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6 王安辉,孙长生,徐德忠,李良寿,刘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随访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7 周群英;周文莲;;就业性别歧视的文化机制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肖圣龙,孟秀红;不同时期医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对比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3期

9 王河;某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调适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10 杨建华;边玉芳;蒋芸;;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占立;余捷婷;;苏州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年04期

2 王维英;陈智强;霍_g;周友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3 陈志伟;;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年09期

4 高爽;;县级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河南省永城市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1年02期

5 李耀z

本文编号:2542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42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8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