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
本文关键词:《摄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摄影基础》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教育技术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摄影技术与影像表达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构建审美素养,提升审美认知。近年来,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日趋完善,新技术、新设备在学科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培养新时期的教育技术学人才成为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学调整的要求。因此应当更加重视《摄影基础》在教育技术学学科中的地位。本论文以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本人在淮阴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来分析、总结教学中的问题,以此来探索《摄影基础》课程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的教学功能与价值,进而展开对教学活动和课程结构的探索分析。论文第一章从宏观上阐明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涵与研究背景,并对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阐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选择与使用情况。第二章阐述了《摄影基础》的教学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摄影技术水平,有助于提高审美素养,有助于培养人文素养。第三章分析了《摄影基础》的教学体系,阐明了《摄影基础》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的培养目标,以及目前的课程安排如教材选择、知识点构建等,为《摄影基础》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第四章对本人长期从事的《摄影基础》教学的经验和案例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摄影基础》进行网络教学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淮阴师范学院《摄影基础》课程为例,说明《摄影基础》课程中使用网络课程教学的优势。第五章是作者对《摄影基础》课程的教学反思和创新性研究。论文的创新点是提出了摄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思路。本文旨在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体系中的《摄影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系统整体的教学方法和思路,立足于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摄影基础 教学功能 教学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52;G40-05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7-10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7-9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涵9-10
-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10-11
- 1.3 课题研究方法11-13
- 1.3.1 文献研究11-12
- 1.3.2 个案研究12-13
- 第2章 《摄影基础》课程的教学功能13-18
- 2.1 《摄影基础》增强学生的摄影实战能力13-14
- 2.2 《摄影基础》构建学生的视觉素养14-16
- 2.3 《摄影基础》提升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16-18
- 第3章 《摄影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分析18-25
- 3.1 《摄影基础》课程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的培养目标18-20
- 3.1.1 《摄影基础》课程目标:认知图像语言18-19
- 3.1.2 《摄影基础》课程目标:专业认同感19
- 3.1.3 《摄影基础》课程目标:实战技能训练19-20
- 3.2 《摄影基础》课程教材的选择与知识模块构建20-22
- 3.2.1 《摄影基础》课程教材的选择20-21
- 3.2.2 《摄影基础》课程的知识模块构建21
- 3.2.3 《摄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21-22
- 3.3 《摄影基础》课程的重点、难点分析22-23
- 3.3.1 《摄影基础》课程的重点与难点22
- 3.3.2 《摄影基础》课程的知识点解决方案22-23
- 3.4 《摄影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23-25
- 第4章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经验分析25-30
- 4.1 《摄影基础》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分析25-26
- 4.1.1 任务驱动法与摄影教学25-26
- 4.1.2 任务驱动法在《摄影基础》课程中的运用26
- 4.2 《摄影基础》的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26-27
- 4.2.1 《摄影基础》课程的理论指导26-27
- 4.2.2 《摄影基础》课程的定位27
- 4.3 《摄影基础》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27-30
- 4.3.1 利用图书馆内的图书资源28
- 4.3.2 利用网络中的摄影资源28-30
- 第5章 提升《摄影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思路30-35
- 5.1 人文素养教育需要强化30-32
- 5.2 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拓展课题教学32-34
- 5.3 提升摄影教学中的媒介素养培养34-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7
- 致谢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珍;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琼州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杨果仁;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能力素质体系的重建——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一)[J];现代教育技术;2003年01期
3 夏洪文;论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4年01期
4 刘瑞儒,黄荣怀,李军靠;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5 王洋,付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流向问题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6 万力勇,刘清堂;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素质现状与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桑新民;梁林梅;刘永贵;;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继往与开来——南京大学专业创建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1期
8 邹燕;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5年04期
9 邱婧玲;;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定位的理性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10 杨改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淑慧;;以毕业生的视角:解读天津体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现状[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2 彭静;张庆文;朱君明;;我国体育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上)[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沈力钧;基于未来的盛宴[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王兆鹏;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黄荣怀;教育信息化应需而动[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5 胥茜 陈树生;培养“多重能力”的教育技术人才[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明华;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韩慧敏;教育技术学专业评估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艳丽;影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学习动力的基本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牛婷婷;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视觉素养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柳春艳;教育技术学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金娥;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课外拓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军;教育技术学专业科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丽红;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冬岩;高等职业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朱丽英;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摄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6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