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
发布时间:2020-09-29 16:18
教学价值是一个多元的范畴,任何一种教学价值取向都不可能成为唯一的价值真理而独领教学活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可能难以消除各种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但是我们应该努力在多种可能性中寻求最佳的选择。在多种可能性价值中,教学活动过程的自足性的“实践智慧”是一种值得追求并可以实现的价值。 在理解教学价值这一概念时,通常把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作为解析价值概念的理论基础。教学价值被理解为是教学客体满足教学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希望达致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和谐统一。这种认识超越了单纯的“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两种对立的价值理论,突出了教学价值的社会历史性、主体实践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是这种理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时,则由于过于强调主体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对主体需要的影响,而使教学成为实现主体需要的工具。现代社会,由于经济发展而使追逐效率、功利成为社会生活中主导性的价值取向,教学价值也具有了明显的技术化和实用功利主义的倾向,使教学成为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工具,而失落了教学自身的实践智慧价值。 实践智慧,是指主体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源于教学活动自身的真与善相统一的体验,它是人类生存过程中的自觉追求,是生命力与向善力的和谐统一。本文是在分析另一种价值理论基础——自足型价值的基础上把实践智慧作为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的。在自足型价值中,如果某一事物能够实现其自身的目的,我们就说它是有价值的,教学实现其自身目的时所体现的价值就是实践智慧。教学所以蕴涵着实践智慧价值,是因为教学的本质是实践的,即是一种目的含于自身的活动,不同于其他目的在活动之外的技术性活动。自足型价值与关系型价值不仅不是矛盾对立的,而且是和谐的、自然而然的关系,在实现自足型价值的同时也满足了主体的需要。因此,实践智慧价值与在关系型框架中体现出来的教学价值也不会是根本对立的。 实践智慧不是实体范畴,也不是纯主观内向的,而是在具体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它对于经验不即不离,既源于经验又具有超越性。评价实践智慧时,并不从先验的价值标准出发,而是采取“无立场”的评价思想,追求“中道”与“适合”。实践智慧是蕴藏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不容忽略的可能性价值,希望实践智慧价值的实现,能够给师生的自我实现提供动力之源,给师生的心灵一份内在的幸福与安宁。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42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实践智慧的缺失:教学价值的反思与批判
第一章 困惑与思索:教学价值现状反思
一、教学价值现状素描
二、教学价值的误区与困惑
三、教学价值失落的因素分析
第二章 追本溯源:中国古代教学价值思想的解析与反思
一、人际伦理:儒家教学价值思想解析
二、生命盎然:道家教学价值思想解析
三、义利相交:墨家教学价值思想解析
四、尊道贵德:中国古代教学价值思想的总体反思
第三章 它山之石:西方教学价值思想的透视与批判
一、“科学主义”教学价值思想透视
二、“人本主义”教学价值思想透视
三、“社会本位”教学价值思想透视
四、当代西方教学价值思想的总体批判
第二部分 理论阐释:实践智慧与教学价值
第四章 实践智慧:人类活动的自觉追求
一、东方文化中的实践智慧
二、西方文化中的实践智慧
三、实践智慧的重新理解
四、实践智慧的基本特征
五、实践智慧的判断:“中道”
六、实践智慧的要素
第五章 教学价值追问
一、“价值”概念辨析
二、“无立场”:价值与判断
三、教学本质:理解教学价值的前提
四、关系型与自足型:教学价值的两种类型
五、教学价值的基本特性
第六章 实践智慧:教学世界的价值追求
一、教学:可能的价值关怀
二、实践智慧:教学价值的另一种取向
三、目的论:自成目的性
四、方法论:关注行动本身
五、原则论:关系与连续
第七章 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
一、教学实践智慧何以可能:人文关怀的视角
二、教学实践智慧何以可能:教学存在的维度
三、自我实现:教学实践智慧之达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29959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42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实践智慧的缺失:教学价值的反思与批判
第一章 困惑与思索:教学价值现状反思
一、教学价值现状素描
二、教学价值的误区与困惑
三、教学价值失落的因素分析
第二章 追本溯源:中国古代教学价值思想的解析与反思
一、人际伦理:儒家教学价值思想解析
二、生命盎然:道家教学价值思想解析
三、义利相交:墨家教学价值思想解析
四、尊道贵德:中国古代教学价值思想的总体反思
第三章 它山之石:西方教学价值思想的透视与批判
一、“科学主义”教学价值思想透视
二、“人本主义”教学价值思想透视
三、“社会本位”教学价值思想透视
四、当代西方教学价值思想的总体批判
第二部分 理论阐释:实践智慧与教学价值
第四章 实践智慧:人类活动的自觉追求
一、东方文化中的实践智慧
二、西方文化中的实践智慧
三、实践智慧的重新理解
四、实践智慧的基本特征
五、实践智慧的判断:“中道”
六、实践智慧的要素
第五章 教学价值追问
一、“价值”概念辨析
二、“无立场”:价值与判断
三、教学本质:理解教学价值的前提
四、关系型与自足型:教学价值的两种类型
五、教学价值的基本特性
第六章 实践智慧:教学世界的价值追求
一、教学:可能的价值关怀
二、实践智慧:教学价值的另一种取向
三、目的论:自成目的性
四、方法论:关注行动本身
五、原则论:关系与连续
第七章 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
一、教学实践智慧何以可能:人文关怀的视角
二、教学实践智慧何以可能:教学存在的维度
三、自我实现:教学实践智慧之达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文静;体育教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何叶;幼儿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冬敏;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性知识创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滕孝花;高中生物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苗苗;论教师的实践智慧[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9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829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