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

发布时间:2020-10-16 19:54
   本报告以叙事的研究方法呈现了海曙区实施教育议事会(教育协作理事会)的所循路径,对社区、家庭、学校三者互动的缘由;基于三者互动的学校管理制度的基本内涵、基本架构与基本特征;三者互动表现形式:整合社区、家校资源的方式;典型规章制度的形成;政府宏观协调管理的内容等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究。依据两个个案的实践,我们研究认为:以学校、社区、家庭三者互动机制为契合点而建立起的教育议事会(教育协作理事会),对促发我国在微观层面上进行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构建区域教育的优化生态模式具有指向性意义。 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旧有的价值观念被打破,某种东西的缺失导致了一种行为现象的产生(家长产生了一些过去没有的意识),致使现代学校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与冲突,在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多向层面,产生很多不协调的现象。这些问题与学校制度的相对落后、现代学校制度尚未系统建立有一定的关系。一方面反应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在解决这种进步的过程中缺少一些有效的载体和方法。这些矛盾与冲突同社会的和谐极不相称,必须及时化解、迅速解决,以使学校能栖息在更优化的生态的教育环境中健康运行。 但是,现行学校的主体地位不明晰,产权制度不完善:学校的人力资源、货币资源、设备设施、无形资产以及学校所在社区中的一些资源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学校效能陷入有效性的困境;学校类似于“文化孤岛”:一方面,社区、家庭难以有效地参与、配合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也很少介入社区的文化建设;在现行学校制度缺少广泛的制衡、监督、参与机制,与学校密切相关的家庭及社区被排除在主体环境之外,难以系统地强化于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之中。 制度障碍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较大障碍之一。所以,我们应时之举寻找突破口,探索出一种基于家庭、社会、学校三者互动的现代学校制度,以期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的教育环境。 报告共分七章,引子以几个冲突为缘起,分析了当前教育管理体制在微观层面中存在的失衡现状,第一、二、三、四章节分别叙述了本研究的必要性;与本研究相关的背景,如教育生态理论、国外教育微观制度和在我国正在进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实施本研究所在区域的教育与社区建设情况;本研究的研究方法:运用叙事研究,结合调查研究、形成性研究并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人类学田野考察法、经验总结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第五章以广济中心学校世纪苑实验校区为样本进行叙事研究。我们将故事搬置于悬念化的戏剧舞台,戏核是矛盾冲突,广济“学校教育议事会”这一三位一体的创新制度其张力在于唤醒了每个角色的社会意识,通过积极的服务与合作,承诺与约定,不仅化解了矛盾与冲突,而且结构了合适的利益表达机制,提升了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利益链动,整合了三者资源自主、和谐的效用。 第六章以对弱智儿童进行特殊教育的达敏学校为叙事研究样本。达敏“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持续地揭示了从生存教育到生命教育须要的生态教育的逻辑必然性,实现以教学活动为纽带,将课堂设在真实的社区生活中,为弱智儿童的成长寻求多方背景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开放的互动的机制将三者资源有效融和,为特殊教育赢得了围墙外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七章依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归略出“我们的结论”:教育议事会开启了对学校公益性组织社会治理结构的探索;从制度上保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真正的教育共同体;为学校民主办学、开放办学提供了一种制度模块;更为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践行出独特的范本。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40-058
【文章目录】:
0 引子
    冲突场景一: 家长集体上访,要罢免教师!
    冲突场景二: 有没有“体罚”张海涛?
    冲突场景三: “我的孩子不想分入这个班级!”
    冲突场景四: “我恨不得砸了这个小店!”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研究背景
    2.1 关于教育生态理论提出
    2.2 关于国外教育微观制度的概述
    2.3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
第三章 本区社区与教育状况
    3.1 本区的教育状况
    3.2 本区的社区建设情况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过程
        4.3.1 进入课题研究现场
        4.3.2 研究中收集材料
        4.3.3 整理分析资料
        4.3.4 撰写研究报告
    4.4 研究成员
    4.5 研究效度
    4.6 特色与创新
第五章 广济中心学校实验校区的教育议事会
    5.1 后台酝酿: 策划与铺垫——教育议事会是怎么来的?
        5.1.1 缘起
        5.1.2 萌芽
        5.1.3 铺垫
    5.2 初登舞台: 混沌到秩序——教育议事会的人员构成怎样?
        5.2.1 新校长W的成长故事
        5.2.2 “冒出来”的Z老师
        5.2.3 第一次校区教师动员会
        5.2.4 推选教育议事会成员
        5.2.5 教育专家的论证
        5.2.6 第一次教育议事会成员见面会
        5.2.7 第一任主席和部长
    5.3 聚焦调整: 激情与困境——教育议事会该议何事?
        5.3.1 激情:议案处理
        5.3.2 调查:民意汇总
        5.3.3 梗阻:陷入困境
        5.3.4 分歧:聚焦偏移
        5.3.5 对焦:统一思想
        5.3.6 转向:聚焦集中
    5.4 倾情出演:规则与互动——教育议事会怎样成立、构建?
        5.4.1 ZHA主席与成立大会
        5.4.2 第一份工作计划
        5.4.3 第一组部门规程
        5.4.4 议案与提案
        5.4.5 改革家校沟通的调查与整改
        5.4.6 家长会在悄悄变脸
        5.4.7 论坛与网页
        5.4.8 第一项日常工作
    5.5 高潮迭起: 参与与协调——教育议事会发挥什么作用?
        5.5.1 第一次考察活动
        5.5.2 主席要开会了
        5.5.3 家庭教育沙龙
        5.5.4 其他许多的第一次
        5.5.5 冲突与协调
    5.6 不言谢幕: 台内与台外——对教育议事会有何评价?
        5.6.1 W校长的总结
        5.6.2 Z老师的评述
        5.6.3 Y老师的随谈
        5.6.4 相关人员的简答
        5.6.5 ZHA主席如是说
        5.6.6 R老师的冷静
        5.6.7 议事会H成员的担心
        5.6.8 外部的宣传与专家的评论
第六章 达敏学校的教育协作理事会
    6.1 排斥: 一步之遥
        6.1.1 居民的非难和敌视
        6.1.2 老师的留恋和委屈
        6.1.3 校长哭了
    6.2 教改: 艰难前行
        6.2.1 教改历程
            6.2.1.1 教育为了什么: 生活教育
            6.2.1.2 一切为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 生存教育
            6.2.1.3 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生命教育
        6.2.2 陷入困顿
            6.2.2.1 社区不配合学校教学
            6.2.2.2 老师们的难过和伤心
            6.2.2.3 一部分家长的不支持和不理解
    6.3 帮助: 峰回路转
        6.3.1 热心的社区干部
        6.3.2 社区主任F
        6.3.3 社区干部思想的转变
        6.3.4 社区在学校发展中的得益
    6.4 指引: 豁然开朗
        6.4.1 点拨:指引方向
        6.4.2 设计:初步设想
        6.4.3 分歧:形成共识
        6.4.4 L校长
        6.4.5 顺理成章: 成立协作理事会
        6.4.6 教育协作理事会章程
    6.5 硕果: 生态渐成
        6.5.1 居民的转变
        6.5.2 单位的支持
        6.5.3 教师教学思想的基本统一
        6.5.4 学生学习效果的显著提高
第七章 “我们认为”的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先军;;家长参与:学校变革的应然选择[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恒懿;家校合作新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小兰;小学家长委员会有效运行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3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843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e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