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师生交往视阈中教师德性的形成探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8:04

  本文关键词:师生交往视阈中教师德性的形成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师德性的重要已为世所共知,几乎成为不言自明的常识,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它既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教师伦理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教师德性对教师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折射出社会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价值选择、关乎学生的道德成长与身心健康,可以说,教师德性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独特的教育力量。 传统的教师德性研究多局限于政治层面,研究方法墨守陈规,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似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转型对其提出的时代要求。鉴于教师德性是教师在与他人的交往之中、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而在诸多人际交往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对教师德性及其形成来说最为根本、具有特殊的意义。据此,本研究在认识教师德性现实境况的基础上,立足交往理论,力图跳出传统研究的窠臼、转变研究范式,在师生交往的的视阈中描述并分析教师德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阐释其特征与意义等。 师生交往视阈中的教师德性回归教师的教育生活,是一种关系思维下、于主体间建构形成的德性,它将教师德性及其形成过程置于开放的公共视阈中,使其具有主体间性、动态生成性等特征,具有使教师德性人性化、公共化和生活化的意义。
【关键词】:教师 德性 交往 师生交往 主体间性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5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1 引言7-12
  •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7-8
  • 1.2 已有研究回溯与评价8-10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0-12
  • 2 教师德性的现实境遇12-20
  • 2.1 教师德性的现状与问题12-14
  • 2.1.1 教师德性的现实问题12-13
  • 2.1.2 教师德性的理论缺陷13-14
  • 2.2 教师德性的困境与反思14-17
  • 2.2.1 传统德性论的困境与反思15-16
  • 2.2.2 教师德性的困境与反思16-17
  • 2.3 当代教师德性的选择17-20
  • 2.3.1 德性论复兴的契机17-18
  • 2.3.2 走向交往的教师德性18-20
  • 3 教师德性的理论溯源20-29
  • 3.1 交往理论20-23
  • 3.1.1 哲学视角20-21
  • 3.1.2 心理学视角21-22
  • 3.1.3 社会学视角22-23
  • 3.2 交往与师生交往23-29
  • 3.2.1 交往的涵义与特征23-25
  • 3.2.2 交往的德性意蕴与意义25-27
  • 3.2.3 师生交往27-29
  • 4 师生交往视阈中教师德性的形成29-37
  • 4.1 教师德性的构成要素29-32
  • 4.1.1 德性的构成要素29-30
  • 4.1.2 教师德性的构成要素30-32
  • 4.2 师生交往视阈中教师德性形成的阶段性分析32-37
  • 4.2.1 作为意向性存在的教师德性32-33
  • 4.2.2 一般德性基础上形成的“常规”教师德性33-34
  • 4.2.3 自我超越中形成的“超越型”教师德性34-35
  • 4.2.4 自我更新中形成的趋于完善的教师德性35-37
  • 5 师生交往视阈中教师德性的特征与意义37-44
  • 5.1 师生交往视阈中教师德性及其形成过程的特征37-39
  • 5.1.1 教师德性是师生主体在交往中共同参与建构的结果37
  • 5.1.2 不同阶段的教师德性类型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37-38
  • 5.1.3 教师德性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38
  • 5.1.4 师生交往印证着教师德性的形成38-39
  • 5.2 师生交往视闽中教师德性的意义39-44
  • 5.2.1 走向人性化:动态生成的教师德性39-40
  • 5.2.2 走向公共化:主体问性的教师德性40-42
  • 5.2.3 走向生活化:交往观照的教师德性42-44
  • 6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9
  • 后记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富勇;刘桂林;;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现状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0期

2 吴永军;;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维度[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10期

3 刘美玲;;德性伦理还是规范伦理?——对当代道德文明建构之路的思考[J];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4 吴定初,雷云;教育研究对象观探新[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3期

5 项贤明;关于交往与教育的哲学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04期

6 李清雁;;教师道德的自主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12期

7 徐廷福;;中国传统师德的人文性及当代提升[J];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02期

8 顾云虎;;教师道德的自我实践原理[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12期

9 张俭民;;虚假交往: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的异化[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10 芮必峰;人类社会与人际传播──试论米德和库利对传播研究的贡献[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晓林;交往德性论[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师生交往视阈中教师德性的形成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10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d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