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特征及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7 20:51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历史传统和教育基础决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根据义务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及评价指标,可以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七种状态,分别是非均衡阶段(包括低位均衡状态、前均衡状态)、县域基本均衡阶段(包括基本均衡状态和高位均衡状态)、县域优质均衡阶段、市域均衡阶段(包括市域基本均衡状态、市域优质均衡状态)。然而,并不是所有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都要依次经过每个发展阶段;有的可能跳过某个阶段而实现更高目标。因此,在制订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省情、市情、县情,以及各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教育基础,分区域、分步骤、统筹协调推进。 

【文章来源】: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34(10)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演进及阶段划分依据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演进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
二、非均衡阶段: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准备
    (一)低位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起始状态
        1.办学条件普遍较差
        2.校间差异小
    (二)前均衡:为基本均衡积蓄力量
        1.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2.校间差异扩大
三、县域基本均衡: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实然状态
    (一)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志
        1.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标
        2.校间差异极大缩小
    (二)高位均衡:基本均衡的巩固与发展
四、县域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主题
    (一)教育质量要求更高
    (二)教师队伍更强
    (三)标准化建设程度更高
    (四)更加重视人民关切
    (五)均衡程度要求更高
五、市域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普遍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刍议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与优质均衡的区别和联系[J]. 周军,黄秋霞.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8(08)
[2]中国县级义务教育投入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收敛性[J]. 丁建福,萧今,王绍光.  教育科学. 2015(02)
[3]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善的成就、问题和对策[J]. 杨小敏,杜育红.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13)
[4]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J]. 岳昌君.  教育与经济. 2003(01)
[5]努力使义务教育区域性均衡发展[J]. 李喜平.  普教研究. 1997(05)
[6]完善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 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稳定发展[J]. 安体富,苌景州.  财贸经济. 1994(04)
[7]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J]. 杜俭.  财政. 1982(04)
[8]他们为孩子们办了好事——陕西省商南县改善办学条件调查[J]. 赵长河.  人民教育. 1981(09)



本文编号:3288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288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0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