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乡村学校重塑力:从哪里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1-07-19 20:40
  与城市学校实践及其建制发育成优势的体系相比,乡村学校实践及其建制目前处于有待振兴的阶段,这与国家的整体建设路线一脉相承。无论是"撤点并校"的具体举措,还是"调结构"的制度设计,都采用了集中资源先办好一批学校,然后再办大学校规模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上,认为乡村学校实践及其建制可以参照城市学校实践及其建制进行。发展观念上,主张规模出效益,偏向于"大学校一定更好"。研究显示,内部的"贱农"心理构成了当前我国乡村学校重塑不力的悲剧之源,抛弃它比反城市化更紧迫。出自"贱农"心理的内部轻视比外部轻视更值得优先解决。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18,38(2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宣判“麻雀学校”死刑以后问题依然严峻
二、“撤点并校”背后的潜台词
三、比反城市化更重要的是抛弃“贱农”心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J]. 纪德奎.  教育研究. 2018(07)
[2]乡村教育现代化三问[J]. 邬志辉.  教育发展研究. 2015(01)
[3]乡村学校教育变迁与时空意识的变革[J]. 高水红.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01(03)



本文编号:3291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291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a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