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纵观近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教育技术学中存在大量的如下这些系统:视听教育系统、语音实验室系统、广播电视教育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教学设计系统、微格教学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网络教育系统、移动教育系统、泛在教育系统、云计算教育系统、虚拟学习社区,等等。通过对上述这些历史上所出现的教育技术系统进行分析、概括和抽象,找出其共性,我们将有这些共性的系统称为教育技术“人-机”系统。 这些教育技术“人-机”系统不同于其他的教育系统,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人机结合,形成优势,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这类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大量出现绝非偶然,也可能未来会持续存在。 本研究依照如下思路展开研究,并得到相应的研究结论: 1.作者从这些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发现入手,分析、概括各系统的个性,抽象出共性,得出这类系统是具有人机特性的结论,并界定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概念。 2.作者分别从教育技术“人-机”系统与学习的复杂性相关、与技术促进学习时所遇到复杂性相关、人机结合对促进学习的合理性这三方面回答了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原因。同时,讨论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得出教育技术“人-机”系统很可能永久存在。 3.以虚拟学习社区为例从复杂系统的10个特性方面分析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也具有这10个特性,所以,教育技术“人-机”系统大多数是复杂系统。 4.以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WSR方法论)为基础,提出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管理方法论的WSR三维建构模型。 5.以综合集成方法论用于解决复杂系统开发问题的合理性为基础,提出了MSM指导下的教育技术“人-机”系统开发的一般模式。 6.用一个实际案例对上述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开发模式加以初步评价。
【关键词】:教育技术系统 人机特性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 管理方法论 开发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P11;G40-05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的问题9
-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9-10
- 1.2.1 理论意义和价值10
- 1.2.2 实践意义和价值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述11-12
- 1.4 研究思路12-13
- 1.5 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概述14-23
- 2.1 相关概念界定14-15
- 2.2 教育技术系统的特点分析和研究15-21
- 2.3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概念界定21
- 2.4 教育技术系统主要是教育技术“人-机”系统21-22
- 2.5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存在的原因初探23-32
- 3.1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存在与学习的复杂性相关23-28
- 3.1.1 学习机制的复杂性24-25
- 3.1.2 学习者个体的差异性25-26
- 3.1.3 学习过程的非线性26
- 3.1.4 学习结果的多样性26-27
- 3.1.5 学习环境及情境的复杂性27-28
- 3.2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存在与技术促进学习遇到的复杂性相关28-29
- 3.3 人机结合对促进学习的合理性29-30
- 3.3.1 专家知识和优秀教师经验的重要性29-30
- 3.3.2 人机结合的合理性30
- 3.4 本章小结30-32
- 第四章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管理方法论和-般开发模式探析32-47
- 4.1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一般是复杂系统32-33
- 4.2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管理方法论33-37
- 4.2.1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概述34
- 4.2.2 WSR方法论用于管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合理性34-35
- 4.2.3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管理方法论35-37
- 4.2.3.1 WSR方法论在教育技术“人-机”系统中的隐喻35-36
- 4.2.3.2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管理方法论的WSR三维建构36-37
- 4.3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一般开发模式37-46
- 4.3.1 综合集成方法论概述38-39
- 4.3.2 综合集成方法论用于解决复杂系统开发问题的合理性39-40
- 4.3.2.1 为探索复杂系统指出了研究路线39-40
- 4.3.2.2 为研究复杂系统提供了技术路线40
- 4.3.2.3 实现人、机、经验、知识与智慧的综合集成40
- 4.3.3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一般开发模式40-46
- 4.3.3.1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开发中的关键问题41-43
- 4.3.3.2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一般开发模式的提出43-46
- 4.4 本章小结46-47
- 第五章 教育技术“人-机”系统开发模式的实践案例分析47-55
- 5.1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系统是一个教育技术“人-机”系统47-48
- 5.2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系统分析48-54
- 5.2.1 问题描述48-49
- 5.2.2 需求分析49
- 5.2.3 收集环节49
- 5.2.4 建模环节49-51
- 5.2.5 设计环节51-52
- 5.2.6 开发环节52-53
- 5.2.7 实施环节53
- 5.2.8 评价环节53
- 5.2.9 反馈修改53-54
- 5.3 本章小结54-5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5-59
- 6.1 研究结论55-56
- 6.2 研究亮点56-57
- 6.3 研究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4-65
- 致谢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红勇;范方;;系统自组织与体育教学模式的再构[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2 程智;对网络教育概念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3 欧阳明;饶钦焕;杨维;;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系统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4 李芳芳;;云计算现状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04期
5 戴汝为,操龙兵;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研制[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6 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7 魏晓俊;;国内外网络教育平台发展现状分析研究[J];学理论;2012年01期
8 董大敏;;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当代社会德育意义[J];理论界;2007年04期
9 宋杰;孙庆祝;;体育专业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体育学刊;2006年05期
10 裴新宁;;变构学习模型与教学设计[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饶钦焕;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云南大学;2011年
2 杨康泉;云南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计算机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云南大学;2011年
3 闻小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邢安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智能指导系统设计研究初探[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2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