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布时间:2017-05-18 05:12

  本文关键词: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科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各学科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辅助性平台,而微博以超强的时效性、便捷的使用性以及创新的交互方式成为众多信息技术的佼佼者,受到各学科教育工作者的信赖。本论文以《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题,,在探究微博特点、功能、优势,现阶段高中生使用微博的情况及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了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策略和流程,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了设计,以《归去来兮辞并序》为例,对基于微博平台的高中文言文进行了教学实践,验证了与传统教学相比,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优势。 通过研究发现,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平台,微博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个性化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实现文言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学工作者不断的探究。
【关键词】:微博 高中文言文 应用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3;G4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引言9-16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9
  • 1.1.2 微博为改变高中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契机9-10
  • 1.1.3 现行课程标准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10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10-11
  • 1.2.1 研究意义10-11
  • 1.2.2 研究目的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3.1 国外微博教育研究现状11-12
  • 1.3.2 国内微博教育研究现状12-14
  • 1.4 研究内容14
  • 1.5 研究方法14-16
  • 1.5.1 问卷调查法14
  • 1.5.2 文献法14-15
  • 1.5.3 访谈法15-16
  • 第2章 微博及微博的教育优势16-19
  • 2.1 微博的功能16-17
  • 2.2 微博的特点17
  • 2.3 微博与其他网络平台相比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17-19
  • 第3章 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分析19-22
  • 3.1 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19-20
  • 3.2 现阶段高中生使用微博情况调查20
  • 3.3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20-22
  • 第4章 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设计22-30
  • 4.1 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22
  • 4.2 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22-27
  • 4.2.1 微博作为教学辅助平台22-26
  • 4.2.2 微博作为课后的交流平台26-27
  • 4.2.3 微博作为面向过程教学的电子平台27
  • 4.3 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流程27-30
  • 第5章 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30-44
  • 5.1 教学设计思路30-31
  • 5.2 《归去来兮辞并序》活动阶段设计31-44
  • 5.2.1 课外阶段—课前教学31-39
  • 5.2.2 课内阶段39-40
  • 5.2.3 课外阶段—课后交流40-44
  • 第6章 教学实践的反思44-47
  • 6.1 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成果44-45
  • 6.2 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45
  • 6.3 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45-47
  • 第7章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晓琴;林春杰;;微博与高校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2 王蕊;;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网络协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3 刘岗;;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4 高丹丹;;论网络学习的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5 林书兵;徐晓东;;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6 彭绍东;;从面对面的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到混合式协作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7 占自华;;微博研究评述[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陈t

本文编号:375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75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0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