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特点及其学校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00:13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特点及其学校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是在详细整理、搜集国内外有关小学生及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关注我校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以及在学校干预的基础上开展的。主要运用了观察法、统计法、实验法、访谈法进行研究。 我选择我校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范围,从中抽样开展此项研究。我研究的是亲社会行为中的合作与分享两个方面,并通过学校干预来解决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问题。探讨性别、年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同伴关系、信息传播等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析小学生不同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再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改进和提高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结果显示:(1)小学生中男女生亲社会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女生的行为比男生更加外显化,同时表现的也更积极。(2)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与发展的不同,他们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也不同,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所作出的行为表现更直接、纯粹;而年龄稍大的小学生,不会轻易实施亲社会行为。(3)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赏心悦目,清晰自然的环境,健康和谐的物质空间能让小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4)家庭因素在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养成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5)学校中的同伴关系对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影响也很大。在不同的同伴关系的影响下,学生会形成不同的亲社会行为模式。(6)各种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小学生广开视野,从中学到新的知识,形成多样的亲社会行为模式。
【关键词】:小学生 亲社会行为 合作 分享 学校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25.1;G44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1 引言9-11
  • 1.1 研究目标9
  • 1.2 研究意义9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9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9
  • 1.3 研究方法9-11
  • 2 文献综述11-15
  • 2.1 概念分析11-12
  • 2.1.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11
  • 2.1.2 森林效应的定义11
  • 2.1.3 合作的定义11
  • 2.1.4 分享的定义11-12
  • 2.2 有关合作的综述研究12-13
  • 2.2.1 合作理论的研究12
  • 2.2.2 合作行为的研究12-13
  • 2.3 有关分享的综述研究13-14
  • 2.3.1 分享理论的研究13
  • 2.3.2 分享行为的研究13-14
  • 2.4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4-15
  • 3 问题的提出15-16
  • 4 研究一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6-24
  • 4.1 研究目的16
  • 4.2 研究方法16-17
  • 4.3 研究被试17-18
  • 4.4 研究假设18-19
  • 4.5 结果与分析19-24
  • 4.5.1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性别特点及其影响19-20
  • 4.5.2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年龄特点及其影响20-21
  • 4.5.3 学校环境特点及其影响21-22
  • 4.5.4 家庭环境特点及其影响22
  • 4.5.5 伙伴关系特点及其影响22
  • 4.5.6 信息传播的特点及其影响22
  • 4.5.7 创设氛围的特点及其影响22-24
  • 5 研究二 通过学校干预模式强化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24-31
  • 5.1 研究目的24
  • 5.2 研究方法24-25
  • 5.3 学校干预方案25-27
  • 5.3.1 干预模式设计25
  • 5.3.2 学校干预方案的依据25-26
  • 5.3.3 学校干预的过程26-27
  • 5.4 学校干预效果检测27-31
  • 5.4.1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得到提升28-29
  • 5.4.2 接受并给予同伴鼓励29
  • 5.4.3 成功分享与消除戒备29-31
  • 6 干预结果的分析与讨论31-36
  • 6.1 干预后不同年龄的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变化特点31
  • 6.2 干预后男女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变化特点31-32
  • 6.3 干预后学校环境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变化32-33
  • 6.4 干预后家庭环境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变化33-34
  • 6.5 干预后同伴关系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变化34-35
  • 6.6 干预后信息传播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变化35
  • 6.7 本研究的局限与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35-36
  • 7 结论36-38
  • 7.1 学校干预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影响的结论36
  • 7.2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结论36-38
  • 注释38-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41-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念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J];福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2 郭华健;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耿希峰;;朋友关系与儿童分享行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4 陈燕;;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分析[J];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07期

5 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9期

6 何飞;;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小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王坦;合作学习: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J];普教研究;1994年01期

8 S·沙伦;王坦;高艳;;合作学习论[J];山东教育科研;1996年05期

9 李幼穗,张丽玲,戴斌荣;儿童合作策略水平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10 郭力平;杨恒;;年幼儿童分享行为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年Z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危敏;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杨静;大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特点及其学校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77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