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中学习者偏好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移动学习中学习者偏好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移动学习(M-Learning)是D-Learning和E-Learning学习方式之后教育发展的新的阶段。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自由学习,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由于WEB学习服务站点包含的知识模块多、信息量大,学习者要想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迅速找到站点中自身感兴趣的知识模块或主题,十分困难。再加上手机屏幕小,学习者不得不通过翻屏、翻页、搜索等操作实现偏好信息的获取。针对以上问题,如果WEB学习服务站点中的内容能够随着移动用户的不同而变化,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偏好提供符合其需要的学习内容,就可以节省学习者大量操作时间,同时增加学习者对该WEB学习服务站点的依赖性。因此,在移动环境下针对不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显得尤为迫切。用户偏好建模是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与核心。本文对学习者偏好模型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索。 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如下: (1)对用户偏好建模、本体、WEB日志挖掘等相关理论和技术知识进行了梳理和研究,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2)建立学习者偏好模型。学习者偏好模型是将学习者兴趣偏好结构化,使用一种模型结构存储收集到的学习者偏好信息。本文在所构建的学习者偏好模型中引入ontology,提高了模型的学习者偏好描述能力以及语义表达能力。采用本体设计工具protege以及W3C推出的本体描述语言OWL构建该模型。 (3)获取学习者偏好信息。学习者偏好信息获取是学习者偏好模型建立中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本文从WEB日志中挖掘学习者偏好数据。在挖掘算法实现前,首先对日志数据预处理,然后按照构建的学习者偏好模型所需要的数据,从用户日志记录提取出学习者内容偏好和媒体偏好信息。其中,在获取内容偏好信息时,采用了DBSCAN聚类算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内容聚类结果是有效可行的。 本文主要工作是建立了合适的数学模型来对学习者行为进行描述,生成规范的学习者描述文件,并且利用数据挖掘算法从中提取学习者偏好特征,为后续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学习者偏好模型 本体建模 WEB日志挖掘 密度聚类 移动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移动学习发展现状11-12
- 1.3 用户偏好建模研究现状12-15
- 1.4 论文研究内容15-16
- 1.5 论文组织结构16-18
- 2 相关理论和技术18-27
- 2.1 移动通信技术18-19
- 2.1.1 3G/4G18
- 2.1.2 GPRS/WLAN18-19
- 2.1.3 WAP/WML19
- 2.2 用户偏好建模19-21
- 2.2.1 用户偏好建模技术19-20
- 2.2.2 用户偏好获取方式20-21
- 2.3 本体相关理论21-23
- 2.3.1 本体基本概念21-22
- 2.3.2 本体建模元语22
- 2.3.3 本体构建工具22-23
- 2.4 数据挖掘理论23-25
- 2.4.1 数据挖掘概述23
- 2.4.2 数据挖掘常用技术23-25
- 2.4.3 WEB数据挖掘25
- 2.5 本章小结25-27
- 3 学习者偏好模型的建立27-34
- 3.1 用户偏好模型概述27
- 3.2 用户偏好模型描述形式27-29
- 3.3 学习者偏好模型表示29-31
- 3.4 学习者偏好模型构建31-33
- 3.5 本章小结33-34
- 4 学习者偏好信息获取34-45
- 4.1 用户偏好信息获取的方式34
- 4.2 WEB日志挖掘一般流程34-35
- 4.3 数据预处理35-39
- 4.3.1 数据清洗36-37
- 4.3.2 用户识别37
- 4.3.3 会话识别37-38
- 4.3.4 路径补充38-39
- 4.4 学习者偏好信息获取39-42
- 4.4.1 内容偏好信息获取39-41
- 4.4.2 媒体偏好信息获取41-42
- 4.5 实验分析42-44
- 4.6 本章小结44-45
- 5 结论与展望45-47
- 5.1 总结45-46
- 5.2 展望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50-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华,李汉邦;网络教育如何进行学习者分析[J];教学研究;2004年02期
2 杨卫兵,揭爱明;远程教育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郑辉,庄玉兰;影响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刘莉;远程学习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远程教育专家访谈录[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5 美国心理学会教育事务局专门小组 ,盛群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重构和改革学校的架构[J];远程教育杂志;2003年06期
6 张信军;浅议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1期
7 王展;网络环境下教师指导与学习者自学能力的培养[J];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8 ;《中国学习者:文化、心理与环境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9 曹娟;学习——创造的过程[J];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10 张冀生;开放教育方法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佳玉;蔡蕾;王冰娇;解焱陆;;汉语学习者两类发音参数分布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蘅;程晓堂;;英语学位论文中转引使用情况的对比研究[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解迎刚;王志良;;学习者情绪空间定义及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斌;马志成;;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喜童;;创新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7 杨建华;;墨子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巫春柳;;浅谈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9 陈义欢;周鸿陵;刘舒慧;;公民意识教育与远程教育结合初探[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10 章翔;章国英;;网络在线教学支撑环境与教学活动的设计研究[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炎根 储争流;如何培养一个高效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陈曦 实习生 宣心骋;立足学习者全面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本报评论员;学习者生存学习者发展[N];西安日报;2004年
4 马翠莲;我是个学习者[N];上海金融报;2004年
5 夏文杰;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N];中国教师报;2004年
6 项国雄 王佑美;交互媒体与交互模式[N];计算机世界;2001年
7 本报记者 钟伟;四大应用变革策动e-Learning2.0[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兴化市陈堡镇初级中学 马永成;如何激发初中生历史学习的兴趣?[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9 记者 沈祖芸;“随身大学”培养数万“当班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方国才;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军;中国学习者英语型式构成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严华;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形容词型式评价取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洪薇;中国学生英语语调格局实验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4 兰晓霞;中国学习者韩国语“请求—拒绝”对话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符存;中国学习者英语方位构式习得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吕林海;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顾姗姗;负反馈、修正后输出、注意和感知对外语发展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杨柳燕;交替传译学习者英语口译产出的流利性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林林;移动学习中学习者偏好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党翠;韩国汉语学习者畏难情绪对策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久乐;数字化终身学习中基于学习者兴趣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颖;试议学习者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5 王颖;基于学习者情感模型的任务驱动教学研究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白立广;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关系管理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曾曦;匈牙利汉语学习者现状分析与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鹏;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9 杜蓝;中国日语学习者“回问”会话策略的使用情况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健;基于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协同学习任务生成模型[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移动学习中学习者偏好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8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