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微博的学习设计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微博的学习设计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微博在国内外出现以来,这一新兴互动平台迅速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和追捧,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新闻等诸多领域。它在信息发布、信息交流、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优势也为非正式学习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思路,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但是目前研究还比较集中于理论研究,实践方面比较少,不能为试图通过微博辅助学习来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师或学习者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因此,实践研究相当重要。 我们认为微博辅助课外学习相对于一般的学习平台优势主要在于它的互动方面,因此,我们前期调查了大学生对于基于微博的非正式学习的相关意见,主要了解他们对微博辅助学习的态度以及偏爱的学习方式。然后基于问卷调查结果,从互动的角度设计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并且加以实施。最后对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总结和反思。这一系列过程旨在探索微博这个新技术在教育学习上的应用,希望给利用微博指导学习者的教师和利用微博进行学习的学习者提供一些借鉴。 本文的内容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相关研究综述,主要对微博作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其特点、应用现状等,以及论文的研究背景——非正式学习的界定和微博在非正式学习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第三章对大学生基于微博的学习情况做了调查并且分析结果,从而对后面学习模型的构建和学习过程的设计提供现实的依据。第四章是基于前期调查和微博学习的特点对微博辅助课外学习的一个学习设计,这个设计主要是互动的角度出发,虽然设计的过程是线性的,但是实际的过程实施可以根据需要打乱顺序。第五章是基于微博平台的学习过程的实施以及总结反思,根据第四章的学习过程设计,对具体的学习互动进行实施,并在学习过程完成后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反思微博辅助课外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第六章主要论述了本研究的结论和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后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 微博 学习设计 学习过程实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P393.09;G4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11-14
- 1.2.1 研究内容11-12
- 1.2.2 研究方法12-13
- 1.2.3 研究创新点13-14
- 2 相关研究综述14-24
- 2.1 微博综述14-19
- 2.1.1 微博简介14-15
- 2.1.2 微博的应用现状15-17
- 2.1.3 微博支持学习的优势17-19
- 2.2 非正式学习综述19-22
- 2.2.1 非正式学习的界定19-20
- 2.2.2 非正式学习的研究现状20-22
- 2.3 微博在非正式学习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22-24
- 3 大学生基于微博的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24-37
- 3.1 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24-26
- 3.1.1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24
- 3.1.2 研究方法24-25
- 3.1.3 问卷的设计25
- 3.1.4 问卷的发放、回收和整理25-26
- 3.2 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26-36
- 3.2.1 基本信息分析26-27
- 3.2.2 微博使用基本情况分析27-30
- 3.2.3 对微博应用于学习的态度调查分析30-31
- 3.2.4 基于微博的学习偏好调查分析31-36
- 3.3 调查研究结果小结36-37
- 4 基于微博的学习设计研究37-42
- 4.1 学习对象的分析37
- 4.2 学习内容和学习平台的确定37-38
- 4.3 学习方法的设计38-39
- 4.4 学习过程的设计39-42
- 4.4.1 操作性互动40
- 4.4.2 信息类互动40-41
- 4.4.3 概念性互动41-42
- 5 基于微博的学习实践研究42-55
- 5.1 前期准备工作42-43
- 5.2 学习过程的实施43-52
- 5.2.1 注意和兴趣43-44
- 5.2.2 参与44-51
- 5.2.3 共享51
- 5.2.4 发起51-52
- 5.2.5 评价52
- 5.3 微博辅助学习实施后的反思52-55
- 6 总结与展望55-57
- 6.1 研究总结与不足55-56
- 6.2 研究展望56-57
- 附录:调查问卷57-63
- 参考文献63-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5期
2 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3 王萍;;教育微博系统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4 袁丽;;基于互动教学理论范式的微博辅助教学实施探究——以传媒类课程在新浪微博上的教学实践为例[J];价值工程;2012年24期
5 周向军;;任务驱动教学网络辅助系统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6 焦广兰;;浅析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及其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指导意义[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2期
7 杨欣;于勇;;非正式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1期
8 夏雨禾;;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04期
9 王妍莉;杨改学;王娟;杨瑞姣;;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非正式学习国内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10 黄映玲;汪向征;焦建利;付道明;;学生对微博学习应用态度的调查及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左晓娜;微博的传播机制及影响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宣曼一;基于网络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方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服务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天竹;沈阳市初中地理生本课堂现状调查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5 仝曦;初三学生考试焦虑分类及意象干预[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陈曦;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结构松散性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7 张建超;基于信息技术的非正式学习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张迪;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知识共享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贾永娜;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微博的学习设计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9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19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