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7-06-04 15:00

  本文关键词: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的形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教师由一种职业转而成为一种专业并明确其专业化地位,并且提出“应当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这一时代命题。进入80年代,教师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焦点,教师专业化运动达到白热化,培养专业化教师,成为21世纪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 通过对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已有的教师专业化研究已经涉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方面无不是从外在维度对教师提出要求,或者不是明确提出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对教师的研究,唯独没有从意识层面对教师专业化进行探究。这是因为对教师的外显行为更容易进行量化的考核与评价,而难以对无法外显的内隐因素进行要求和规范,即使有规范标准也缺乏对其结果的判断。笔者由偶然听到教师对于专业化的抱怨而深思,认为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教师能够自觉自愿地去参加到专业化运动当中,其实质就是教师对于专业化的反省和觉悟,专业化应该是来自于教师内心的觉醒。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树立专业化的自觉意识,这一自觉意识是发挥教师主体性的需要,是满足教师需要的需要,是教师在社会化中实现角色化的需要,也是教师进行自我教育的需要,最终是为了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笔者运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对提出命题原因从源头上进行分析,通过借鉴前人对于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的相关概念界定,概括出教师专业化自觉意识的概念,指教师作为独特的教育主体在专业化过程中的自我觉醒。即教师根据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能意识到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提升个体专业水平的过程中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专业性有清晰的体认,明确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实质、标准和目标,形成教师专业化信念,并对自身发展有主动、清醒、充分的认识,通过自我控制充分发挥教师能动性,实现个体专业化的预期目标。继而不完全地从知识、情感、能力、态度等维度论述了教师专业化自觉意识的表征,并且通过思考得出影响教师专业化自觉意识形成的潜在因素、动因因素、反身因素、美学因素以及中介因素等,并最终从内外部两个角度分析提出唤醒、维持、形成并升腾教师专业化自觉意识的条件。从内部来讲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理性地进行自我分析评价、反思自身活动,提高自我意识;从外部角度来看,良性的专业环境、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以及营造适合教师专业化自觉意识形成的文化氛围,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的形成。 只有真正树立了专业化的自觉意识,才能指导教师对自己、对专业化有清晰的体认,落实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与自主性,从而指导专业实践,从根本上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真正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化。
【关键词】:教师 专业化自觉意识 表征 形成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51.1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引言12-19
  • 1.1 问题的提出12-15
  • 1.1.1 教育改革的要求12-13
  • 1.1.2 教师主体性的要求13
  • 1.1.3 教师需要的要求13-14
  • 1.1.4 自我教育的要求14-15
  • 1.1.5 社会化的要求15
  • 1.2 本研究的意义15-16
  • 1.3 文献综述16-18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16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16-18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8-19
  • 1.4.1 研究内容18
  • 1.4.2 研究方法18-19
  • 第二章 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的界定19-24
  • 2.1 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的概念19-21
  • 2.2 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的构成21-22
  • 2.3 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的一般特征22-24
  • 2.3.1 社会文化性22
  • 2.3.2 流动变化性22-23
  • 2.3.3 相对稳定性23-24
  • 第三章 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的表征24-34
  • 3.1 认识的表征24-31
  • 3.1.1 教师知识的表征24-25
  • 3.1.2 教师能力的表征25-31
  • 3.2 情感的表征31-33
  • 3.2.1 道德情感表征32
  • 3.2.2 理智情感表征32
  • 3.2.3 美感表征32-33
  • 3.3 意志的表征33-34
  • 第四章 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34-41
  • 4.1 天赋因素34-35
  • 4.1.1 教师自身的天赋意识34-35
  • 4.1.2 教师对学生天赋的意识35
  • 4.2 动因因素35-37
  • 4.2.1 教师自身的动因35-36
  • 4.2.2 学生的动因36-37
  • 4.3 反身因素37-38
  • 4.4 美学因素38-39
  • 4.5 中介因素39-41
  • 第五章 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条件41-48
  • 5.1 教师专业化自觉意识形成的内部条件41-43
  • 5.1.1 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41-42
  • 5.1.2 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正确自我分析评价42
  • 5.1.3 反思自身活动结果,提高自我意识水平42-43
  • 5.2 教师专业化自觉意识形成的外部条件43-48
  • 5.2.1 积极建构良性专业环境,唤醒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43-44
  • 5.2.2 重视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维持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44-45
  • 5.2.3 营造学校文化,在感动中升腾专业化自觉意识45-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7-58
  • 致谢58-59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9-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乃桂;钟亚妮;;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许建美;;国外教师组织的目标与运作策略探析——以美、英、日三国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3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4 易凌云;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理论基础[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5 王建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政策的选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6 李小红,邓友超;教师反思何以可能——以学校组织文化为视角[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7 荀渊;从政策转变看教师专业化的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8 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张伟民;;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学诊断能力及其提高[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10 朱旭东;;我国教师教育制度重建的再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建河;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谢桂新;论爱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瑾;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秋瑜;中学德育课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董银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的形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1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21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5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