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数字化游戏设计
本文关键词:培养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数字化游戏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世界上的动物和人类都是在空间中生存和发展,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科学活动,都应具备一定的空间知识,人类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必须要去探索和掌握空间的基本结构,空间认知能力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它是帮助人类适应生存的一项基本能力。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大批具有空间认知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创新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实施方法,游戏化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并被教育学界所应用。因此,用游戏化的方法来开展空间认知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游戏设计等方法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养空间认知能力的数字化教育游戏的基础理论研究。在对空间认知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找空间认知理论与教育游戏相结合的基本途径,为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框架的建构奠定基础。 (2)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教学设计框架建构。在分析国内外空间认知能力培养模式和教育游戏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教育游戏的设计要素和基本结构。 (3)培养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软件设计模型。从促进儿童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数字化教育游戏的设计目的出发,经过一系列的需求分析以及软件分析,提出了数字化教育游戏的设计模型。并从教学设计和游戏设计的角度出发,详细设计了《迷宫寻宝》教育游戏实例。 (4)《迷宫寻宝》教育游戏实例的开发。在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设计与软件设计的基础上,选取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作为游戏的学习内容,选择使用3ds Max和Virtools软件进行设计开发,开发出了《迷宫寻宝》游戏实例。 本研究通过搜集大量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与整合,提取出相关研究的观点,借鉴这些观点并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经过一系列工作,本研究取得以下成果。 (1)本研究建构了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教学设计框架。整合游戏理论、学习理论、空间认知相关理论以及教学设计理论,从学习目标分析、学习者分析、游戏化学习情境设计、游戏任务设计、游戏规则设计等方面出发,构建了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教学设计框架。 (2)本研究提出了数字化教育游戏的软件设计模型。在分析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设计及软件设计的基础上,对将要开发设计的《迷宫寻宝》游戏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为数字化教育游戏实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3)本研究开发了《迷宫寻宝》这款教育游戏,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空间认知能力。选取《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作为学习内容,在教学设计与软件设计方案的指导下,根据迷宫游戏的特点,选用3ds Max与Virtools为开发工具,开发了《迷宫寻宝》游戏实例,初步验证了游戏的可行性。 由于研究者的时间及技术有限,数字化教育游戏的开发与设计还存在一些缺陷,未来的研究工作将围绕《迷宫寻宝》游戏功能的完成进一步展开。
【关键词】:空间认知 空间认知能力 游戏化学习 教育游戏 教学设计 游戏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 1.1 问题提出12-14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14-15
- 1.2.1 研究目标14-15
- 1.2.2 研究意义15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5-18
- 1.3.1 研究内容16
- 1.3.2 研究方法16-18
- 第二章 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基础18-39
- 2.1 空间认知能力的内涵18-21
- 2.1.1 空间与空间认知的内涵18-19
- 2.1.2 空间认知能力的内涵19-21
- 2.2 培养空间认知能力的数字化游戏内涵21-23
- 2.2.1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定义21-22
- 2.2.2 促进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数字化教育游戏内涵22-23
- 2.3 相关研究的综述23-31
- 2.3.1 空间认知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分析23-27
- 2.3.2 利用教育游戏培养学生空间认知能力的相关研究27-31
- 2.4 研究的基础理论31-39
- 2.4.1 空间认知的基本理论31-36
- 2.4.2 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学习理论36-39
- 第三章 空间认知能力培养的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设计39-52
- 3.1 游戏化学习情境对空间认知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分析39-43
- 3.1.1 国内外学者对培养学生空间认知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39-41
- 3.1.2 国内外培养空间认知能力教学模式研究的评述41-42
- 3.1.3 设计发展空间认知能力游戏化学习的可行性分析42-43
- 3.2 数字化游戏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43-47
- 3.2.1 空间认知能力培养的教育游戏设计原则44-45
- 3.2.2 培养空间认知能力的教育游戏要素分析45-47
- 3.3 培养空间认知能力的教育游戏设计参考框架47-52
- 3.3.1 相关游戏设计案例的解析47-49
- 3.3.2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设计框架49-52
- 第四章 培养空间认知能力的《迷宫寻宝》游戏设计52-66
- 4.1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软件设计方案52-53
- 4.2 数字化教育游戏软件设计的需求分析53-55
- 4.3 《迷宫寻宝》游戏总体结构设计55-58
- 4.3.1 《迷宫寻宝》游戏设计过程55-57
- 4.3.2 《迷宫寻宝》游戏的学习过程57-58
- 4.4 《迷宫寻宝》游戏的详细设计58-66
- 4.4.1 教学目标的分析58-60
- 4.4.2 学生特征分析60-61
- 4.4.3 游戏化学习情境的设计61-63
- 4.4.4 游戏的故事背景和任务设计63-64
- 4.4.5 游戏规则设计64
- 4.4.6 游戏音效的设计64-65
- 4.4.7 游戏的交互设计65-66
- 第五章 《迷宫寻宝》游戏案例实现66-80
- 5.1 开发平台的选择66-67
- 5.2 《迷宫寻宝》游戏的具体实现67-73
- 5.2.1 游戏的开发流程67-68
- 5.2.2 游戏开发过程的具体实现68-73
- 5.3 培养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数字化游戏主要模块的实现73-80
- 5.3.1 系统首页的实现73
- 5.3.2 学习资源模块的实现73-74
- 5.3.3 交流协作模块的实现74-75
- 5.3.4 教育游戏模块的实现75-79
- 5.3.5 关于我们模块的实现79-80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0-82
- 6.1 研究总结80
- 6.2 研究展望80-82
- 注释82-85
- 参考文献85-8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87-88
- 致谢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刚要;马德俊;;教育游戏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2 寇元哲;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探讨[J];甘肃农业;2005年06期
3 卞云波;李艺;;国外电子游戏教育应用的理论研究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4 陈晶;;儿童空间认知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5 李海,张仁士;中国古代对空间的认识[J];理论探索;1995年03期
6 戴诚斌;;网络游戏在网络教育中的角色探讨[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向筠;费广正;徐冬;;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游戏关卡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4期
8 昂雪野;王振;彭永恒;;谈工程图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10期
9 周珍,连四清,周春荔;中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1年04期
10 周珍,连四清,周春荔;中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与数学成绩关系及其与智力的相关性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2 刘晓玫;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珍;中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卢万合;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及其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鲁文静;计算机环境下中小学数学教育游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楚学娟;应用游戏元素构建网络实验的模拟空间[D];吉林大学;2006年
5 何琳麟;基于Virtools的初中化学虚拟实验的研究与设计[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夏阳;几何教学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影;基于空间认知的路径查找模型的设计与实现[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何敬敬;中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成丽;小学德育课程中RPG教育游戏的设计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吴国英;中学生化学空间能力城乡差异的调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培养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数字化游戏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5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35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