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我国教学论百年发展的哲学转向与特点

发布时间:2017-06-19 08:44

  本文关键词:我国教学论百年发展的哲学转向与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的教学论从起步阶段就是对西方教学论的模仿和移植,一百多年来,由于伦理性、知识性、主体性、对话性等哲学价值观的不断转向,我国教学论的理论体系和价值观标准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西方二元论主流价值观一直主导着我国教学论的发展。由于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力量和国际地位的巨大变化,由于西方世界对古代东方文明的关注,我国教学论面临着对西方哲学价值观的扬弃,并将超越和创新古代传统,迎来主客一体哲学教学论的新时代。主客一体教学论具有以下哲学特点:一是没有主体客体之分,认为学习者和科学文化知识圆融贯通,离开了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者主体将不存在,离开了学习者主体,科学文化知识将没有意义。二是教师、学生、伙伴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共通体,合作探究是他们一致的伦理需求,"言语"是他们共通的精神家园。三是学习者、文本、作者相与为一,所有思维者通过言语交流既展示了各自的思想境界,又在对话中创造了新的知识和新的意义。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这一历史际遇,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将会影响世界教学论的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教学论 知识性 主体性 对话性 主客一体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由伦理哲学向知识哲学骤变的教学论清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唤醒了民族的生死存亡意识。有识之士纷纷主张打开国门,“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教育家兴办洋务学堂,开设外国语、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课程,派遣留学生,翻译出版西学书籍;这一系列教育举措,加速了我国教学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璐;;关于新课改理念及其实践适切性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贺佩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7 叶光华;董亚军;;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方法与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4期

8 傅炳熙;个性化教育与语文课程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梁书凤;;隐性课程: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资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叶增编;;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2 尚淼;;工业设计课程模块化模式教学探讨[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3 钱林晓;王一涛;;对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学习行为的模型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陈雅先;;略论视唱练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余红霞;;探析建构主义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8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珍兰;研究性课程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薛孝宏;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郭德红;论教学论学派[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兰军;主体性教育思想视野下的学校管理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青;高中综合理科课程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雯芹;贵阳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目标定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纪九利;中国普通高中物理教材的历史演变及现实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向玉贞;合作道德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王策三;迫切的要求和长期任务:提高教育质量[J];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诗万;扈中平;;超越知识与活动的二元对立——杜威教学思想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2 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八)——若干理性思考[J];现代教学;2011年06期

3 徐冰鸥;;哲学分析·实践反思·历史考察——“全国课程与教学哲学学术论坛”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4期

4 李鹏;;浅谈教学理论研究发展的历史性[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8期

5 ;本刊投稿邮箱[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2期

6 陈雪玲;苗新萍;;探寻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中小学电教;2011年06期

7 方丽华;;试析布鲁纳课程改革思想——浅读《教育过程》[J];教书育人;2011年21期

8 余慧娟;;科学·精致·理性——对“尝试教学法”及中国教学改革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1年Z2期

9 金辉;;休闲培训的可行性浅探[J];生活教育;2011年14期

10 叶妮;;我国青少年厌学现象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11年5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学溥;;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几点认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李向阳;;陶行知论教学与现行教学论[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3 高天明;;试析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刘传德;;夸美纽斯及其《母育学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周采;;夸美纽斯论学前儿童智慧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陆志远;;夸美纽斯适应自然教育原则的历史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程方平;;研究夸美纽斯 促进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熊红;;外国学校管理史话(八)——夸美纽斯的学校管理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杨善发;;试论夸美纽斯的教育研究法——类比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映球;;空想社会主义者安德里亚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华程 桓公;教学论研究应直面现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北京师范大学 邹安川;夸美纽斯:孤独的拓荒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蒋建华;中国教育研究需要中国气派[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李松林;课程与教学——多维度助力推进新课程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张登熙 作者单位:肥东县城关中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N];安徽日报;2005年

6 游克勤;知识性趣味性的音乐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姚梅林;布鲁纳搅起美国教育改革浪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影响了中国几代教育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阎兵;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新路径[N];光明日报;2008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课题组;2003年:教育研究的新进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凯;教学作为德性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永;西方教育学知识形态演进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6 谌安荣;阐释与反思:《学记》教学哲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大伟;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命运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惠芹;教学演讲学[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2年

9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邢秀芳;基于同伴调节的课堂情绪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彩梅;教学对真善美的追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鹏;教学设计项目管理与评估案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吴军生;传统教学论的伦理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郭德红;论教学论学派[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红;生态化教学的理论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7 孙旭东;丁若镛教育改革思想探析[D];延边大学;2007年

8 雷雪;教学的道德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李宣;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王兴华;课堂教学生态及其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教学论百年发展的哲学转向与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61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e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