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社会临场感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07-19 16:27

  本文关键词:社会临场感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临场感 虚拟学习环境 在线学习


【摘要】:社会临场感是指在利用媒体进行沟通过程中,一个人被视为"真实的人"的程度及与他人联系的感知程度。它能够促进虚拟环境中人与人的交互以及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是影响在线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在线学习满意度的重要指标。文章首先介绍了社会临场感起源与发展过程,然后论述了社会临场感的内涵,包括定义的界定与辨析、内在属性及影响因素,之后对常用的测量社会临场感的方法进行分析,最后研究者介绍了关于社会临场感的研究热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社会临场感 虚拟学习环境 在线学习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终身学习的需求日益加剧,在线学习已经是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线学习克服了传统学习中时间和距离的限制,它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灵活与方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然而由于远程教育“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时空分离”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广新;;网络课程论坛内社会临场感的结构与影响因素[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肖锋;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存在感的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徐琦;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存在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潇;;课程论坛应用现状分析[J];山西电教;201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秀红;儿童虚拟社区及其互动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建华;“教育大发现”学习村落社会网络分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段凌;基于Lotus Domino/Notes的协作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卫民;网络教研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刘欣;基于BBS的异步交互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6 楚永涛;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网络中虚拟学习社区设计[D];河北大学;2008年

7 史晓燕;虚拟社区对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玛丽娜·斯托克·麦基萨克,王立勋;开放远程教育研究与文化及社区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10期

2 马晓兰,李文莉,王其云;构建基于校园网的虚拟学习社区[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3期

3 王广新;;教师引领BBS论坛讨论活动的角色行为评价模型[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3期

4 齐剑鹏;网络学习社区——在线国际远距离合作学习的一次新尝试[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5 胡凡刚;简论教育虚拟社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6 王陆;马如霞;;意见领袖在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7 向海华,沈治宏;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给电子商务带来商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8 郭茂灿;虚拟社区中的规则及其服从——以天涯社区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4年02期

9 施建锋,马剑虹;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J];人类工效学;2003年01期

10 柳铭心,雷雳;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娱乐服务使用偏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传娥;“反思—发现—研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林素仙;支持学习过程评价的虚拟学习社区创建方法研究与实现[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3 阳春萍;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4 金志;网络学习中人的主体性的迷失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avid Hawkridge;Matthew Wheeler;刘中宇;吴玲艳;;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与虚拟游戏世界的教育[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6期

2 孙林桦;E-Learning在线学习的特点及弊端纠正[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在线学习典范之索尼篇[J];软件工程师;2002年11期

4 刘青云;;e时代的学习方式——V-Learning[J];职业;2005年S1期

5 杨琦峰;李定兰;;在线学习在个人职业发展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3期

6 韦宁彬;;对在虚拟学习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6期

7 张全庆;;网络在线学习市场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10期

8 张立新;李世改;;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及其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6期

9 王周秀;;虚拟学习环境的ROODA系统简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年09期

10 李文波;胡凡刚;;管窥在线学习之影响因素——文化的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晔;;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质性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付安权;;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理念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左红武;;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网上学习平台的功能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4 刘金广;;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红金;你在线学习了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本报记者 韩婧;“在线学习”并非适合所有职场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慧丽;网络教育创造大市场在线学习成职场首选[N];市场报;2006年

4 ;让我们一起认识“混成学习”[N];电子资讯时报;2004年

5 信息产业部NCIE认证考试管理中心 张伟;现代远程教育误区在哪里?[N];计算机世界;2003年

6 记者 马林;兵团干部在线学习平台正式开通[N];兵团日报(汉);2011年

7 汪伟;同时支持10万人在线学习[N];天津日报;2008年

8 记者 卢刚;CIMA和Elsevier公司推出管理级在线课程[N];财会信报;2008年

9 李敬乔;网络成为教育助推器[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10 周颖;雾里看花话“网校”[N];闽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新福;PSIC子空间协作模型与协作学习支持环境的实现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定;在线学习(WBL)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燕;美国K12在线学习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奉华;基于RIA技术的学习者体验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0年

3 张静;成人在线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熊秋娥;在线学习中异步社会性交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彭敏军;在线助学群组构建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怡;基于知识建构的在线异步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欣懂;在线环境中自我导向学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为民;在线学习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冬;基于学习风格的在线学习交互行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彦美;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63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63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e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