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具身认知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意蕴及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13:14

  本文关键词:具身认知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意蕴及其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具身认知 具身性教学策略 教学改革


【摘要】:教学改革的本质是处理好身体与心智的关系。当前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身与心相分离的状况。作为当代认知新转向和新发展的具身认知,其核心观点是认知基于身体,身体与认知密切相关,它对身心分离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文章从具身认知理论出发,提出具身性教学策略:构建具身认知的动力环境;知识学习的具身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身感受与领悟。具身性课堂教学的转变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具身认知 具身性教学策略 教学改革
【分类号】:G424.21
【正文快照】: 自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以来,人们大力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课堂学习模式,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但这种主体性依然面临着身体与心智的分离困扰。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来看,虽然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化,课堂中有了讨论、合作和交流,但这种课堂学习主要还是一种视与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康;;应用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0期

2 季敏立;;论信息化时代的课堂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07年45期

3 韦焕能;;浅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策略[J];管理科学文摘;2007年10期

4 顾颜忠;;过犹不及[J];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12期

5 任海霞;;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2期

6 曾莉;;课堂教学改革与主体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7 蔡宝刚;;论研究型教学中几对关系的处理[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2期

8 陈朴;如何提高差生[J];四川教育;1987年09期

9 尤文利;;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4期

10 于春祥;听是被动的学吗?[J];辅导员;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文山;;多种媒体组合开展电子课程课堂教学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培辉;张淑蓉;;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医用化学教学改革[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小玉;周丽;;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探索[A];第二届湖北省力学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邢少颖;张淑娟;;从多元智力和问题连续体理论看当前的教学改革[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天曦;;论实践教学必须加强[A];北京高校电子工艺实习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赵军武;;关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考[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倪娟;海门市海南中学课题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初中课堂教学良好心理状态的实验研究”中期实验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8 李春鹏;张新奎;李为民;;信息化课堂教学“三原则”解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戴祯杰;周敦;;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考[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郑祖利;;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级教师 金哲民;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N];东方城乡报;2008年

2 张树伟;莫用学生的主观性取代教师的主体性[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莫让学生在“被学习”中悟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顾金光;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符号诠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崔丽霞;小议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N];莱芜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鲍仁;课堂改革:催生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文化[N];泰州日报;2011年

7 严永梅;课堂教学要有“厚重”感[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黄梅县教学研究室 王定成;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谨防几个误区[N];黄冈日报;2009年

9 张国富 作者单位 靖远县北湾中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N];白银日报;2005年

10 项葵;校本师资培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擎(下)[N];中国教师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秀峰;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良初;课堂传播效果:研究的维度与理论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英;基于网络的互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玉;《标准》引导下的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菊霞;课堂教学关键事件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4 王强;在线测评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小青;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占丰菊;课堂教学中教师互动性决策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奕;中国语境下中外教师课堂互动的对比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李红玲;论教学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10 赵晖;哈尔滨市南岗区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68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68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6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