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14:00
本文关键词:职前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虽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想方设法的提高教育质量,并取得了大的成绩,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1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改从课程目标、内容、管理、评价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必然会给教师带来很大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师范学校应在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教学能力。因为教学能力是教师一切能力的核心,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水平的高低和人才素质的高低。通过对相关文本的研究,笔者发现目前我国在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少,通过培训来提高职前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训就更少了。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和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课程并将其付诸实施,通过课堂观察法来验证培训的效果。 本文主要从五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前言。该部分论述了选题的缘由,探讨了国内外对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概念界定、教学能力构成及其培养,概述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职前教师教学能力观察量表的编订及现状调查研究。发放《教师教学能力问卷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获得教师对教学能力的典型特征的看法,从而为后面观察量表的编订和开发提供第一手资料。阅读相关文献及课堂观察的基础上,编订观察量表。为了了解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在培训前,笔者随机抽取30名职前教师,通过课堂观察法,了解职前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笔者及课题组成员确定并实施了我们所确定的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案,笔者希望参加培训后,职前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提升。 第四部分: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结果。经过一学期的培训后,笔者对这30名职前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观察分析,搜集了一些数据资料。然后,用这些数据和曾经培训前所搜集到的观察资料进行比较,从而验证培训的效果。 第五部分:总结与反思。实验结果分析证明培训能够提升职前教师教学能力,为以后的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结论如下:教学的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教师开始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课堂。比如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转变。此外他们的教学能力有所增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以后进一步研究,最后也对本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职前教师 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51.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7
- 1.1 选题的缘由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10-23
- 1.2.1 职前教师10
- 1.2.2 教师教学能力研究10-18
- 1.2.3 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18-23
- 1.3 研究的意义23
- 1.3.1 理论意义23
- 1.3.2 实践意义23
- 1.4 研究方法23-24
- 1.4.1 问卷调查法23
- 1.4.2 课堂观察法23-24
- 1.4.3 教育实验研究法24
- 1.5 研究思路24-27
- 第2章 职前教师教学能力观察量表的编订及现状调查研究27-51
- 2.1 教师教学能力问卷调查27-32
- 2.1.1 问卷调查的目的27
- 2.1.2 被试27
- 2.1.3 对调查问卷的整理27-31
- 2.1.4 讨论31-32
- 2.2 笔者在本研究中的概念界定32-34
- 2.2.1 讲解能力32
- 2.2.2 提问能力32-33
- 2.2.3 课堂讨论33
- 2.2.4 板书、多媒体应用33-34
- 2.3 职前教师教学能力观察量表的编订34-51
- 2.3.1 职前教师讲解能力观察表的制定34-37
- 2.3.2 职前教师提问观察表的制定37-43
- 2.3.3 职前教师讨论能力观察表的制定43-45
- 2.3.4 职前教师教辅使用的能力45-47
- 2.3.5 职前教师教学能力观察表的编订47-51
- 第3章 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及实施51-61
- 3.1 理论基础51-54
- 3.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思想51
- 3.1.2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51-52
- 3.1.3 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52-54
- 3.2 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方案设计和实施54-61
- 3.2.1 培训目标54
- 3.2.2 培训方式54
- 3.2.3 培训内容54-61
- 第4章 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结果分析61-69
- 4.1 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结果研究设计61
- 4.1.1 研究目的61
- 4.1.2 研究被试61
- 4.1.3 研究工具61
- 4.1.4 研究思路61
- 4.2 培训结果61-69
- 4.2.1 职前教师在课堂讲解、提问和讨论等方面的变化61-67
- 4.2.2 职前教师教学能力观察量表的分析结果67-69
- 第5章 结论和反思69-75
- 5.1 结论69-71
- 5.2 本研究的优点和不足71-75
- 5.2.1 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优点71-73
- 5.2.2 研究存在的问题73-75
- 参考文献75-79
- 附录79-93
- 致谢93-9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红,段作章;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2 施克灿;国际教师专业标准的三种模式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3 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邓忠良;;高师教育要加强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J];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6 杨文华;论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培养[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7 冯善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学能力[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6年01期
8 叶澜;创建上海中小学新型师资队伍决策性研究总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1期
9 苏峻;新课程呼唤教师专业能力创新[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10 王宪平;唐玉光;;课程改革视野下的教师教学能力结构[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599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99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