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政策需求及政策制定方式的转变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政策需求及政策制定方式的转变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 义务教育 教育政策 受教育权
【摘要】:新生代进城务工农民在城市生活的"三重大事"之一是使其子女在城市享受优质教育,故当前教育政策的立足点要从保障新生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有学上"向"上好学"转移。这就要求改进教育政策的制定方式,在开放的社会系统中认识各方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保障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生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 义务教育 教育政策 受教育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生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嵌入式学校教育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88014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进城务工农民问题”是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重要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意味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政策的关注点需要向新生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转移。新生代进城务工农民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伟民;;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4期
2 刘成玉;蔡定昆;;教育公平:内涵、标准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经济;2009年03期
3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政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2期
4 戴双翔;;广州市教育规划研制中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分析[J];教育导刊;2010年10期
5 祝志芬;;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分析——基于社会福利政策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6 贾波;陈燕;;关于当前民工子弟学校境遇的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08期
7 王家云;徐金海;;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困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李明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选择与制度设计——以浙江省为案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09期
9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张铁道;张静;张婷婷;;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7期
10 何杰;;新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的变革论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凤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两免一补”状况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红;;性别视野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珊珊;;南宁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及问题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吴亚林;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十年来的政策回顾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刘美玲;;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背景及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杨玉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纯槿;王红;;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构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任楠楠;;时代召唤: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基于江西省城乡中小学685份学生问卷调查[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初霞;义务教育阶段“校中校”清理年内完成[N];哈尔滨日报;2010年
2 童超贵 杨济泽 黄剑 芦艳;海州区义务教育“不差钱”[N];连云港日报;2009年
3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韩国的义务教育[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易晓岚;“12年义务教育”值得期待[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薛明扬;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不容推卸的政府责任[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打工子弟求学门槛如何彻底取消[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7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刘志宏;落实政府责任 加大改革力度 促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N];晋中日报;2011年
8 ;义务教育再努力[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张珂邋张希锋;山东桓台率先完成义务教育“全免一补”[N];人民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佳;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N];六盘水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霄兵;受教育权主体范式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细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庞秀艳;当代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受教育权平等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马荣娟;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社会政策和实现环境互动的过程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5 邱辉忠;中国城市实施义务教育“两个平等”政策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张雷;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武燕;山西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周晔;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之教师队伍问题及其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宋松;我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47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4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