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进与特点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进与特点
【摘要】:根据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过程及其重大政策的颁布时间,将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划分为1978—1997年的初步探索、1998—2005年的发展形成和2006年至今的发展完善等三个阶段,系统梳理了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各阶段的政策特点,以期增强人们对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发展脉络、演进过程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效发挥政策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引导、调控、规范和保障作用,并为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及未来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师教育信息化 政策 演进 特点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其超越”(项目编号:10YJA880137) 2011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移动技术环境下广州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Y75)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1]教师教育信息化是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地应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和内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中国德育;2010年08期
2 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李运林;;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祝贺南国农先生90寿辰[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4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J];教育部政报;2001年10期
5 ;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J];教育部政报;2002年04期
6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J];教育部政报;2003年10期
7 ;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年Z2期
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5年15期
9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9年02期
10 檀慧玲;王晶晶;;近十年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调整及未来发展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山玲;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与法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玉娜;;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视角及其实施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苗逢春;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学整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郭科明;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之一——对高校运动训练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4 李玲玲;张海珠;;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5 刘爱雄;颜蔚兰;;参与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6 于建军;王春姣;;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发展的成就与展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0期
7 唐华国;;论班主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角色转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8 斯琴图亚;;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9 查小红;;中美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异同分析[J];成功(教育);2007年12期
10 张少卿;李雨锦;;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培训的绩效研究[J];成功(教育);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永才;马军山;张荣福;彭润玲;;光学学科本科学生分层次教学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邢志芳;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价值及实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简婕;支持高阶思维发展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克祖;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云虹;军队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会;幼儿园新教师教学能力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兆海;创新推广共同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边洪伟;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高松涛;高三化学复习中合作学习应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晓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有效探究教学的策略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朱梅;高中思想政治课浸润式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蒋惠敏;基于学习风格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顾凤;初中年级组在学校管理中的定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南亦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风;新加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2 朱旭东;;我国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沙红;新加坡的教育信息化[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2期
4 黄荣怀;江新;张进宝;;创新与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4期
5 南国农;;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电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6 张立新,张丽霞;美国政府对教育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7 顾小清,祝智庭,庞艳霞;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8 顾小清;;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估:国际研究现状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9 李运林;;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10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凤;交流与协调:建立长三角教师教育信息化基地[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1期
2 陆书平,高卫平;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教师教育信息化——背景认识论(一)[J];网络科技时代;2002年09期
3 李瑾;张龙革;;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自身认同[J];中小学电教;2009年09期
4 顾小清,祝智庭,庞艳霞;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5 王秀娟,马秀峰;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加快信息化教师的培养[J];教育信息化;2004年09期
6 霍霞;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教师教育信息化——对策论[J];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01期
7 池塘;;消息[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3期
8 周德辉,陈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高教论坛;2004年04期
9 蒋国珍;;教师发展与基础教育信息化——探寻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20期
10 刘晓宏;;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0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书荃;;个别化教学的由来和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兴国;教师是信息化的重要对象[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师凡;构建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网络[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汪蔚;谁应退居幕后[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4 黄荣怀;教育信息化应需而动[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5 南海 整理;何克抗解读“教育信息化”[N];科技日报;2002年
6 ;完善教师教育体系 推进教师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时晓玲;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陈文博;创新建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符德新;教师网联计划:教师教育的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黎加厚;推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互动发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爱萍;美国“国际教育”:历史、理论与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滕志妍;世俗时代的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爱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燕;英国初任教师入职培训政策探析[D];西南大学;2008年
3 谌英;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投入政策公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杨凯;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及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瑾;教师教育信息化中情感的现象学解读[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杨丽波;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中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鹏燕;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演进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温公达;中国近现代体育教育思想演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继业;地方政府义务教育政策评价与建议[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王大春;小班化教学:成因与对策[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48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48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