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中知识建构的过程与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中知识建构的过程与规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问题解决 知识建构 在线协作学习 在线学习活动
【摘要】:知识建构是问题解决学习活动的核心目标。通过分析问题解决中知识建构的过程,可以帮助研究者剖析活动中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调整优化活动设计方案。本研究利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了问题解决活动中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的会话特征、具体过程和互动结构等,得出了三个结论。1.问题解决知识建构的会话数量随着知识建构层次的升高而减少,更多的会话集中于信息分享层级,在理解层级以上的会话数量偏低。2.在问题空间构建阶段主要的知识建构过程是对信息的分析和加工;问题解决策略选择阶段是对信息进行新情境下的分析、综合,并不断评估解决方案。3.问题解决学习活动的互动结构总体可以分为信息加工、建构观点和方案、提炼或浓缩观点与方案三个大的意义单元。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问题解决 知识建构 在线协作学习 在线学习活动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基于问题解决的在线学习环境设计研究”(课题批号:ECA120335) 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网络环境下中学理解性教学的实验研究”(课题批号:BCA090078)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问题解决在线学习活动通常是围绕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结构不良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的学习活动。其强调将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个人或小组协作的方式解决问题。[1]根据上述界定,结合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研究,可以进一步将问题解决在线学习活动定义为将学习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勇;陈丽;;国内高等院校异步文本内容分析研究述评[J];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2 张建伟,孙燕青;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内在条件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3 李松;张进宝;徐t$;;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4 柴少明;李克东;;话语分析-研究CSCL中协作意义建构的新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6期
5 甘永成;祝智庭;;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发展的学习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5期
6 王陆;杨惠;白继芳;;CSCL中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4期
7 赵建华;;基于网络论坛的CSCL活动过程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兵健;;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子教学中的探索与尝试[J];成才之路;2009年36期
2 陈金华;;基于博客的社区教育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08年02期
3 王玲;;浅谈大学英语课堂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Z1期
4 陶侃;;沉浸理论视角下的虚拟交互与学习探究——兼论成人学习者“学习内存”的拓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1期
5 杨丽娜;颜志军;孟昭宽;;虚拟学习社区有效学习发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1期
6 梁银英;王海燕;张正军;;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构建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7 吴亚婕;陈丽;;在线学习异步交互评价模型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8 徐升;孙玉环;;基于SECI模型对虚拟学习社区非正式学习过程的研究——以ExcelHome学习社区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30期
9 牛军涛;刘东红;;基于网络环境的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06年08期
10 李志明;;在VLEs下进行探究学习的优势——以师范专科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为例[J];福建电脑;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东艳;吴华;;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数学教学多元情境的创设[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陶侃;;沉浸理论视角下的虚拟交互与学习探究——兼论成人学习者“学习内存”的拓展[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严世强;;《化工基础》多媒体电子课件的开发研究[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喜文;基于集体智慧的生态型企业协同进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何菊玲;教师教育范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支奎;课堂中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7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飞;试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畅;基于协作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姚群;网络学习交互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芳;网络社区中非正式学习的隐性知识共享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艳;虚拟学习社区动力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一洲;基于校园网的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丹立;E-learning中基于聚类算法的多维度学习社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何军;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权国龙;促进中小学教师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师红霞;基于过程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质量——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的案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3期
2 曹良亮;陈丽;;异步交互中远程学习者教学交互水平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2期
3 刘欣;;基于BBS的异步交互特征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9期
4 鲍日勤;;基于课程BBS平台的远程学习者异步交互行为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9期
5 刘虹;范孜轶;崔粉之;;师生网上异步交互类型的初步分析——以《医学概述——走近医学》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3期
6 罗丹;蒋国珍;;师生在线异步交互行为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7期
7 王陆,方平,刘维民;关于学生个性因素与远程教育相关性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8 况姗芸;;课程论坛中的学习行为与学习者特征关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9 赵建华;;知识建构的原理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10 卜卫;试论内容分析方法[J];国际新闻界;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伟,孙燕青;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内在条件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2 谢海波;;网络教师共同体知识建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3 张建伟;;网络协作探究学习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4 柏宏权;在网络课程中设计自我解释的支持工具[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年06期
5 甘永成;;论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2期
6 鲍平平;;利用“知识论坛”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J];中小学电教;2007年Z2期
7 宋述强;曾小牧;;“目的性学习”与“知识建构社群”——加拿大多伦多大学“CSILE/Knowledge Building”项目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7期
8 韩菁菁;柴孝月;;课程BBS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发展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9 丁家永;国外有关知识测量与评价研究的新发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2期
10 江琦,杨山;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机制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列尊;;复杂认知模型与教学设计[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王世华;唐燕;;《学习心理测量》与《梦与现实的研究》活动案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竹颖;;少儿班教学中人格特质的问题解决[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黄蕾;;运用录像分析技术解读研究性学习[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卢智敏;;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立民;张卫;;西方关于青少年和儿童品行障碍干预研究的新进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邢少颖;张淑娟;;从多元智力和问题连续体理论看当前的教学改革[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毛荣建;;学校心理咨询的新模式:焦点解决短期咨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傅素芬;刘健;唐光政;陈红卫;张雪红;;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综合心理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春芳;辛志勇;王伟;;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伦娥;衡阳:着力把人民不满意的问题解决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河南科技学院 王慧君;科学探究:知识建构与科学思维[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四川省华蓥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赵新华;破解“一人应答”之困 增加课堂宽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邓垒;神池教师老龄化问题解决了[N];山西科技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吕根生;东华苑的孩子上小学再不用掏高价钱[N];太原日报;2007年
6 杨学文邋刘韶敏 周方方;襄樊市襄阳区促解寄宿制学校“三难”[N];人民政协报;2007年
7 朱德全 龙登丽;课堂改革:能否基于问题开处方?[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余 俊;3个如果[N];中国教师报;2004年
9 记者 吕扬;让所有的孩子都接受义务教育[N];陕西日报;2005年
10 方家平;“晒”学费应成监督新形式[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映学;初中学生空间与图形认知技能获得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陈刚;科学发现学习的认知机制与学习环境建模[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家琼;教学网络组织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栋;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游戏设计及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焦明姝;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蒋江河;问题解决式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志娟;区域性在线教师培训的知识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t,
本文编号:675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7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