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化解义务教育择校矛盾为什么这么难

发布时间:2017-08-15 09:35

  本文关键词:化解义务教育择校矛盾为什么这么难


  更多相关文章: 义务教育 择校矛盾 教育政策


【摘要】:当前,有效化解义务教育择校矛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解析义务教育领域的择校矛盾机制可以看到,学校间横向分层与分割的普遍性事实对家长、教师、校长,甚至地方教育官员等相关主体具有巨大的牵引力,加剧了受教育者的"双重竞争"格局;公共教育治理中的"市场失灵"造成择校供需关系的"市场错位"、公共治理关系中的"市场僭越"和存在于义务教育学校内外的"隐形市场",加剧了义务教育择校矛盾;当代人情社会"新特殊主义"的教育政策运行逻辑以普遍主义教育政策为掩护,造成政府职能的错位、市场机制的扭曲和人情关系的异化。深入理解引发义务教育择校矛盾的复杂机制是制定合理有效义务教育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
【关键词】义务教育 择校矛盾 教育政策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新世纪国家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研究”(课题批准号:DGA11022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2.3
【正文快照】: 当前,有效化解义务教育择校矛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教育规划纲要》也将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列入了政策重点。对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一般解释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不均衡,导致了学校间的办学差异。这样的分析虽然具有合理性,但当前我们需要更加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郑也夫;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J];社会学研究;1993年04期

3 郝大海;;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4 梁晨;李中清;张浩;李兰;阮丹青;康文林;杨善华;;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5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政学分合与知识生产:清末中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2 袁婷婷,孙奕;国外私立学校法律地位的考察与借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刘功君;;清末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肖宗志;;清季新政中的“直隶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5 李涛;关于建国初期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综合述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周良书;;从北师大马克思主义教学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J];北京党史;2011年03期

7 张东海;;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留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8 蔡磊x";;跌宕起伏的文科——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设置的历史演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9 黄湘金;;贵胄女学堂考论[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10 彭雪涵;;改革开放时期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文本解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威;;信息,,承诺与激励——理解中国农业生产激励变迁中的国家角色[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李文利;刘强;;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六十年概览: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3 易全勇;辛竹叶;;课程知识选择与社会控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49-1956)课程运营为个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马文静;;文革教育经验口述[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徐卫红;;毛泽东论教育的双重身份及对中国学校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郭卉;;论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陈绵杰;;政治进程下的小学数学教育(1949—1977)——教学大纲的向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刘功君;;晚清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9 方晓东;;新中国教育五十年的巨大成就[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李玉非;;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回顾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蕊;道外区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时代;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兆斌;大庆油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楠;高等教育省级统筹权力结构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阿艳芳;竞争与公平:优质高中教育机会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永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郑州轻工业大学;2010年

7 张轶辉;美、德、日三国大学评议会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晓娟;南昌大学贫困生资助体系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9 陈强;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与现实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林利胜;新中国高校扩张的历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2 陈硕;;分税制改革、地方财政自主权与公共品供给[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3 马健生;教育改革阻力的利益性质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2期

4 朱永新;;教育改革必须问计于民[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12期

5 吴康宁;;制约中国教育改革的特殊场域[J];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6 庄西真;;利益分化时代的教育改革——一个拟议中的教育社会学论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22期

7 周飞舟;;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 兼论“项目治国”[J];社会;2012年01期

8 周飞舟;;锦标赛体制[J];社会学研究;2009年03期

9 李强;“脑体倒挂”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J];社会学研究;1996年06期

10 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A];2008中国改革论坛——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赵婀娜 田豆豆 袁新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范先佐 陕西省西安市市民 王殿斌 (本报记者 袁新文 整理);[N];人民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政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2期

2 印华;;从教育政策伦理视角探讨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J];传承;2010年27期

3 王家云;徐金海;;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困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李明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选择与制度设计——以浙江省为案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09期

5 殷伟民;;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4期

6 戴双翔;;广州市教育规划研制中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分析[J];教育导刊;2010年10期

7 祝志芬;;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分析——基于社会福利政策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8 何杰;;新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的变革论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5期

9 潘磊;;“两免一补”教育政策的调查思考与建议——以广西恭城、龙胜县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年05期

10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张铁道;张静;张婷婷;;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凤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两免一补”状况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红;;性别视野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珊珊;;南宁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及问题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刘美玲;;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背景及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吴亚林;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十年来的政策回顾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杨玉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杨金花;;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选择:日本的经验与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任楠楠;;时代召唤: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基于江西省城乡中小学685份学生问卷调查[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超贵 杨济泽 黄剑 芦艳;海州区义务教育“不差钱”[N];连云港日报;2009年

2 记者 初霞;义务教育阶段“校中校”清理年内完成[N];哈尔滨日报;2010年

3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韩国的义务教育[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易晓岚;“12年义务教育”值得期待[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薛明扬;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不容推卸的政府责任[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刘志宏;落实政府责任 加大改革力度 促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N];晋中日报;2011年

7 ;义务教育再努力[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张珂邋张希锋;山东桓台率先完成义务教育“全免一补”[N];人民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李佳;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N];六盘水日报;2010年

10 聂晓燕;办好每一所学校 关注每一个孩子[N];阳泉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赖秀龙;区域性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范坤;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卉;跨文化语境下香港语文教育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许建美;教育政策与两党政治——英国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研究(1918—1979)[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马丽玲;教育政策与台湾1950-6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细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于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马荣娟;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社会政策和实现环境互动的过程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邱辉忠;中国城市实施义务教育“两个平等”政策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雷;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武燕;山西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周晔;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之教师队伍问题及其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丹;二战后美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松;我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康琪;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77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77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7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