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
本文关键词: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
更多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过程 性质 要素关系 预设与生成 再认识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目前已进入到重建的新阶段,出现了观点纷呈、争论不绝和模式迭出的新局面。研究的进一步推进,需要梳理并透过已有认识的分歧,进入到对教学过程两个前提性问题的再认识:对教学活动性质的特殊性,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再认识,进而对教学过程展开中必然涉及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作出动态整合性的再认识。为此,研究者的功夫不要重在提出新论点上,而需放在"清"全局之"思",对自己的认识作出反思,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上深化研究,进而形成在再认识基础上的系统新认识。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性质 要素关系 预设与生成 再认识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十二五”重大项目“基础教育改革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建研究”(11JJD880034)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为何提出“再认识”自本世纪最初十年中期始,我国教育界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讨论,出现了又一次热潮。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始的第一次热潮相比,这次至少有三大不同:一是研究背景变化。经过近十年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不少研究者以课改的一些理念和标准,作为立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祖兵;;生成性思维及其教学意蕴[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3期
2 张广君;;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核心观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02期
3 李泽林;;教学“活动论”研究现状与反思——教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之二[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05期
4 吴永军;;关于有效教学的再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7期
5 吉标;;“知识导向”教学论研究的反思与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9期
6 程良宏;;生成性教学技术主义倾向批判[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5期
7 卢尚建;;我国有效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裴娣娜;;教育创新与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论纲[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02期
9 余文森;;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克军;;创新高职生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陆广品;教育产业与现代产业化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阮成武;;中国教师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毛国红;;学改论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郭建鹏;哈宏军;;浅析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7 陈修梅;;高师教育学课程合作式案例教学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8 曹长德;;论教育评价的副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9 赵茵茵;;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喻红梅;提高学生学习素质的有效途径:优化学习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宇峰;隋君;;信息素养构成要素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吴杏梅;;组间竞赛合作在实现有效课堂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以“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课程为例[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邓玉文;;教育追求的解放——由《被压迫者教育学》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张锦高;;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思考[A];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长吉;常亚慧;;试论西方教学价值观念的主要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杨曙光;;论职业教育中的优势教育导向[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吴宏超;;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新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玲;屈代洲;;关于提高地方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索[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金陵;;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思考[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周雯;;职业学校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9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凤阳;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夏伟;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的研究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石杰;广西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韩雪;中文作文教学病拷问[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史华瑾;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群体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袁征;初中生课下有效学习方式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g,
本文编号:680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8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