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教师伦理智慧的养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03:17

  本文关键词:教师伦理智慧的养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伦理 教师教育智慧 教师伦理智慧 养成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及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校园伦理文化的失范、教师教育智慧的缺失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论丧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开始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逐渐从“知识技能型”向“伦理智慧型”转变。伴随着这种变化,教师伦理智慧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 教师伦理智慧的养成,无论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教师专业、社会伦理都深具影响与意义。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伦理智慧的养成研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面。专业伦理作为专业成熟的标志,是专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师专业化的宏观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与之相匹配的专业伦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教学过程不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全面健康发展的过程,特别是促进学生伦理世界建构的过程。教师的伦理道德状况直接决定着,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能否受到合乎道德的教育、受到何种性质的道德教育以及学生的伦理世界能否成功的建构。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来看,教师伦理是社会伦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受社会伦理的制约,又给社会伦理以巨大影响,教师的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伦理道德的发展,进而影响着社会伦理道德的建构。 教师伦理智慧作为教师伦理与教师教育智慧的高度融合,是教师教育智慧在伦理领域的映射,其结构体系也与一般智慧一样,主要包括理性智慧、情感智慧、实践智慧三个部分。此外,教师教育智慧具有伦理道德性、个体独特性、动态生成性等特点。 教师伦理智慧的生成性、实践性决定了它在养成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一些列因素的影响。现实中,传统教学体系的束缚、传统教师评价制度的禁锢、教学惯习的负面影响、贫乏的教师伦理知识的限制等因素,使得教师伦理智慧在养成过程中遭遇困境。根据对这些限制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教师伦理智慧养成的四种有效策略:其一,建构教师的教育信仰,这是教师教育智慧养成的动力系统;其二,完善教师评价制度,这是教师伦理智慧的养成的激励系统;其三,鼓励教师的实践反思,这是教师伦理智慧养成的根本途径;其四,提倡教师学习,这是教师伦理智慧养成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教师伦理 教师教育智慧 教师伦理智慧 养成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51
【目录】:
  • 目录3-4
  • 摘要4-6
  • Abstract6-7
  • 导论7-22
  • (一) 选题缘由7-9
  • (二) 研究意义9-10
  • (三) 文献综述10-20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0-22
  • 一、教师伦理智慧概述22-29
  • (一) 教师伦理智慧的概念22-25
  • (二) 教师伦理智慧的特征25-26
  • (三) 教师伦理智慧的价值26-29
  • 二、教师伦理智慧的结构体系29-34
  • (一) 教师伦理的理性智慧29-30
  • (二) 教师伦理的情感智慧30-31
  • (三) 教师伦理的实践智慧31-34
  • 三、羁绊教师伦理智慧养成的因素34-38
  • (一) 传统经典教学体系的束缚34-35
  • (二) 传统教师评价体系的禁锢35
  • (三) 教师惯习的负面影响35-36
  • (四) 狭窄的教师伦理知识的限制36-38
  • 四、教师伦理智慧的养成策略38-47
  • (一) 教育信仰——教师伦理智慧养成的动力系统38-40
  • (二) 教师评价——教师伦理智慧养成的激励系统40-41
  • (三) 实践反思——教师伦理智慧养成的根本途径41-42
  • (四) 教师学习——教师伦理智慧养成的必要条件42-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张宁娟;;国外教师伦理研究新进展[J];中国德育;2010年04期

4 李义胜;;试析教师的伦理智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李巧林,梁保国;论教师的教育智慧[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刘新春;;教育伦理学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杨晓峰;;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11年06期

8 高潇怡,庞丽娟;论教师教育观念的作用[J];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9 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10 殷晓静;教育智慧[J];教书育人;2003年2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林国;追寻教师美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辛学伟;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邹昌明;多元文化下美国教师专业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丽;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伦理道德意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4 王玉玲;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缺失与重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丁九阳;试论语文教师生命伦理精神的建构[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左彩虹;学习型社会教师专业伦理的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于永平;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98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98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3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