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情感态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情感态度目标” 实现策略
【摘要】:英语是一门学科,但同时,英语的本质是一种语言。英语学习的目标,首先要关注语言的交流功能,即作为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所以英语教学不仅包含普通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在新课改中,情感态度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一起列为了小学英语课程的五大目标。但目前“情感态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的落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过于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不注重对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只具备语言知识,却缺乏语言相关文化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教师深度访谈、搜集的小学中段年级的英语学科教案、课堂实录以及本人的实习经历,结合教育学、语言学、英语教学法的视角,重新梳理了“情感态度目标”在课程标准的定义,并就其基本理念和要求进行分析和解读。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当前“情感态度目标”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主要存在着教师对“情感态度目标”的认识不系统、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忽略“情感态度目标”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目标在落实中流于形式等问题。笔者对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做了深入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从加强对于课标的学习和研究、把“情感态度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家校良性互动,有效落实“情感态度目标”等方面提出相关的策略和建议。本论文希望通过对当前现状的剖析,能够为“情感态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途径研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对以后的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情感态度目标” 实现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1-12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2-17
- 一、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研究12-13
- 二、关于三维目标及三者关系的研究13-14
- 三、关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对小学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14-15
- 四、关于“情感态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15-17
- 第三节 研究意义17-19
- 一、理论意义18
- 二、实践意义18-19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9-21
- 一、研究思路19
- 二、研究方法19-21
- 第二章 小学英语“情感态度目标”的内涵与要求21-28
- 第一节 广义的情感、态度的概念21-22
- 第二节 小学英语“情感态度目标”的内涵22-25
- 一、三维目标的提出依据22
- 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具体定义及划分的原因22-23
- 三、“情感态度目标”在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内涵及测量标准23-25
- 第三节 落实小学英语“情感态度目标”的基本要求25-28
- 一、目标的整合性25-26
- 二、目标的系统性26-27
- 三、目标的可操作性27-28
- 第三章 小学英语教学实施“情感态度目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8-43
- 第一节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实施“情感态度目标”存在的问题28-38
- 一、教师对“情感态度目标”的认识存在偏差28-34
- 二、“情感态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被忽视34-37
- 三、“情感态度目标”在教学实施中流于形式37-38
- 第二节 小学英语实施“情感态度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8-43
- 一、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38-39
- 二、小学英语学科课时少,任务重39-40
- 三、“情感态度目标“在教学中的实施缺乏指导40-41
- 四、考试以及来自学校、家长的压力成为实施“情感态度目标”的障碍41-43
- 第四章 小学英语教学实施“情感态度目标”的策略43-66
- 第一节 加强对小学英语课标的学习和研究43-45
- 一、学校组织开展学习新课标的相关活动44
- 二、教师提升理念,,注重“情感态度目标”44-45
- 第二节 把“情感态度目标”贯穿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45-59
- 一、关于教学内容方面的策略45-49
- 二、关于教学设计方面的策略49-53
- 三、关于教学组织方面的策略53-56
- 四、关于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方面的策略56-59
- 第三节 重视教学反思,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59-62
- 一、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化59-60
- 二、尊重学生的话语权60-61
- 三、杜绝盲目套用“以练代讲”的教学模式61-62
- 第四节 家校良性互动,有效落实“情感态度目标”62-66
- 一、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62-63
- 二、开发利用家长资源,充分发挥家长作用63-66
- 结语66-67
- 参考文献67-71
- 附录71-87
- 致谢87-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明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黑龙江省小学英语教学整体改革实验体会[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谭清香;“提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年09期
3 吴振娥;浅谈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年09期
4 赵虹;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学英语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的发展——全省小学英语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研讨会综述[J];黑龙江教育;2001年Z1期
5 韩惠芬;科学评价 全面发展——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探索[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11期
6 窦兴振;激发兴趣,让“主”动起来——浅谈小学英语教学[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刘利民;浅谈小学英语教学[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8 张樱;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背景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9 杨玲;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1期
10 林艳丽;漯河市小学英语教学与学习情况的调查[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丽萍;;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2 许智坚;;龙岩市小学英语教学状况调查报告[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陆一新;;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语言的使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4 芦艳;;展开学生学习的翅膀——小学英语教学体会[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5 余胜映;余胜培;吴华兰;;贵州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研分析与对策研究——以遵义县为例[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3年语言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文利新;;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7 冯霞;;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8 杨美荣;;小学英语教学质量谈几点想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9 安淑芹;;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10 吉靖静;;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延川县永坪镇小学 张海霞;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方法[N];延安日报;2010年
2 陕西省吴堡县第二完全小学 呼楠;创造小学英语教学的特色[N];学知报;2010年
3 韩瑜;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初探[N];黔西南日报;2009年
4 湖南省邵阳市政协委员 申桂荣 湖南省邵东县政协委员 李建红;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严重滞后应引起重视[N];人民政协报;2012年
5 泰州市姜堰仲院中心小学 丁静;语法教学原则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现[N];江苏教育报;2013年
6 广元市利州区东城实验学校 夏丽蓉;浅谈我市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对策[N];广元日报;2013年
7 海门市王浩初级中学 姜国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之我见[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8 北京师范大学 胡春洞;小学英语教学要科学化[N];光明日报;2001年
9 王峰;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有待提高[N];人民政协报;2006年
10 通讯员 杨斌;翼城县多措并举确保小学英语教学质量[N];临汾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维珏;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黄红英;云南省晋宁县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兵;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虹;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6年
5 杨柳;多媒体与小学英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宋子英;延吉市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剖析及对策[D];延边大学;2003年
7 方小丽;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欧阳胜美;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林丽;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现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静丽;音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70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070863.html